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什么都讲究效率,“短、平、快”甭管有用没用,总之就是要快。工作做事要快、生活节奏要快、视频太长没兴趣、电视剧主角还没出来没意思。所以现在短视频等一些为了应对“快”需求的东西应运而生。

这些事物的出现有好的也有坏的,但对于投资来说:我以为是坏的居多。这些“快”的东西给我们养成了一个坏习惯,什么东西都要有快的反馈,投资一个股票一周之内甚至1~2天不给反馈直接就走,美其名曰浪费时间成本。换下一个大概率还是这样。

投资最缺失之物:耐心。

投资说难嘛,不怎么玩的人反而更能赚钱。货币超发,大宗涨价。闭着眼睛买直接等的事,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耐心缺失是问题的关键,那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缺耐心?

根据自身总结,我想大致有以下几点:

1、高预期;1)要求快反馈、正面反馈,买入后希望立马得到正面、积极的反馈。2)发财梦;自命不凡,以为是那十万甚至千万中挑一的游资,希望的都是10%,20%的涨幅。

2、仓位配置不合理;1)非闲钱投资。2)对某一只票或某行业投资过重。

3、无风险管控;没有止盈止损概念、分仓位投资。

4、无计划投资;没有对市场做过基本的了解。没有投资时间规划。

5、投资心态偏差;经得起涨、经不起跌。

目前我正对第1.1和3下功夫,经实践得出积极的反馈。高预期往往是导致我耐心缺失的主要原因,以往每天不涨5%以上就觉得没意思,现在每天1~2%也不错,虽然涨得慢,盈利也慢。但长久下来一定比涨得多,亏的时候也亏得慢。

我曾经提出过一个看法:给日盈利找一个参照物,不要参照自己赚最多的时候,参照生活日常即可。比如一顿饭钱、一杯奶茶、一只烧鸭、一箱车厘子等等,这样会更容易满足。太多的时候我们把股市里的钱不当钱当成一个数字,很容易形成高预期。

耐心“等”,中曼石油、株冶集团我都不是最高点走掉的,但他们掉下来的时候我又进去等,刚好今天就上去了。科技我又进去等,相信很快又会有大的收获。房地产慢慢买,跌的时候再买。再下一步是旅游。汽车整车、配件这边也做好计划。选个低的进去等,也许他涨得不是最快最多的,但自己选的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

结语

了解自己的脾气,然后选择票的走法、震荡方式、止损止跌等都是适合自己,当一个票与自身脾性契合程度越高越能赚到钱。

不能说我只能承受慢慢上涨像爬山一样,结果选一个忽上忽下坐电梯式的票。

不能说我只能承受震荡几天或一周的票,结果选一个调整周期在一个月的。

我想有些东西确实很美好,我也很羡慕,但那终归不是属于我的。

(无聊写写,打发时间)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