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信(SZ300287)$  

8700亿市场大利好!四部门发布指导意见 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中国证券报3小时前
约8分钟

K图 BK0628_0

目标止盈年化8%,连续8期止盈!又发车啦,速戳>>

5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在同日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是面向未来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根据IDC数据,2023年,中国智慧城市ICT(信息和通讯技术)市场投资规模超过8700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市场投资规模有所提升。到2027年中国智慧城市ICT市场投资规模将超过1.1万亿,以8%的复合增速测算,2029年中国智慧城市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3万亿元。

要点速览

加强人工智能、先进计算、未来网络、卫星遥感等关键数字技术在城市场景中集成应用

探索发展数字低空基础设施统筹推进城市算力网建设

加快推进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制度建设

提出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目标

《指导意见》围绕总体要求、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全过程优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以及保障措施等5个方面着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到2030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全面突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涌现一批数字文明时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

国家数据局数字经济司司长吴晓宁表示,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在整体性重塑智慧城市技术架构方面,要完善统一规划、统一架构、统一标准、统一运维的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体系,探索建立共性组件、模块等共享协作机制,加强平台功能整合、协同发展、应用赋能。

在系统性变革城市管理流程方面,要鼓励城市开展管理服务手段、管理服务模式、管理服务理念的适数化改革,探索央地协同推进数字化变革与制度创新。

在一体化推动产城深度融合方面,要因地制宜发展推进新兴数字产业与城市治理现代化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创新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融合的数字化场景,推动城市“数字更新”。

探索发展数字低空基础设施

在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建设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深入实施城市云网强基行动,加快建设新型广播电视网络,推进千兆城市建设,探索发展数字低空基础设施。统筹推进城市算力网建设,实现城市算力需求与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资源高效供需匹配,有效降低算力使用成本。

此外,《指导意见》表示,构建数据要素赋能体系。加快推进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制度建设,促进数据要素高效流通和使用。有序推动公共数据开放。构建动态更新、分类分级的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数据质量评估评价机制。

“当前数字技术正推动城市从物理空间扩展到数字空间,带来了城市在线上线下协同管理、新业态监管应对上的不适应性。《指导意见》突出强化一体化、集约化思路,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技术架构升级迭代,推进城市设施联通、数据融通、平台互通、业务贯通。”陈荣辉表示,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适数化改革,建立适应城市数字化发展的制度体系、规范体系和政策体系,推进城市管理流程再造、模式变革、方式重塑。

培育壮大城市数字经济

《指导意见》提出,培育壮大城市数字经济。深入推进数字技术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鼓励平台企业构建多层次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因地制宜发展新兴数字产业,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先进计算、未来网络、卫星遥感、三维建模等关键数字技术在城市场景中集成应用。培育壮大数据产业,发展一批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提高数据要素应用支撑与服务能力。

“数字经济与智慧城市在新时期具有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国家数据局数字经济司副司长陆冬森表示,一方面,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力量,另一方面,智慧城市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智慧城市为产业集聚、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陆冬森表示,推动城市数字化建设与数字经济协同互促发展,创新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融合的数字化场景,激发新型产城融合服务能级与数字活力,深化城市场景开放促进以城带产,提升产业聚合力。加速创新资源共享助力以产促城,增强城市数字经济就业容量和吸附力。

【操作指引】如何自助开通创业板交易权限?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2024-05-21 23:33:48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拟20亿元入主!海南国资看中这只跨界算力股

证券时报·e公司1小时前
约6分钟

K图 603300_0

国际金价再度大涨,股民如何便捷买黄金?

5月21日晚,华铁应急(603300)披露实控人股权转让最新进展,海南海控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控产投”)将成为公司新控股股东,实控人将变更为海南省国资委。

据公告,5月21日,华铁应急控股股东胡丹锋及其一致行动人华铁恒升、大黄蜂控股、股东黄建新,与海控产投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约定胡丹锋、华铁恒升、大黄蜂控股、黄建新以7.258元/股的价格向海控产投协议转让华铁应急合计2.75亿股股份(以下简称“目标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4.01%,总价款为19.97亿元。

华铁应急表示,海控产投实施本次交易是基于对公司现有业务、所处行业及其发展前景的看好,后续将发挥集团资金、信用及资源等优势,全面助力公司战略发展,努力打造全球头部设备运营商。

业绩承诺方面,胡丹锋承诺,华铁应急于 2024 年度、2025 年度、2026 年度经审计的合并利润表口径下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 32 亿元、40 亿元、50 亿元;2024 年度、2025 年度经审计的合并利润表口径下净利润单年分别不低于 6 亿元、6.3 亿元,且 2024 年至 2026年度三年累计承诺净利润总额不低于 20 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海控产投母公司海南控股为海南省属AAA 信用评级的国有企业,海南控股成立于2005年,是海南省人民政府为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而成立的国有控股公司,2015年入选海南省首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

目前,海南控股参股及控股了子公司328家,包括2家A股公司海南机场、海南发展,1家港股公司美兰空港,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海控能源。

对于后续发展,公告中提到,本次交易完成后会将华铁应急总部迁址到海南。海南产投的国有控股背景将提升公司信用能力,海南控股将大力推进华铁应急的融资工作,助力公司获取持续稳定的融资来源及更低的融资成本。

同时,海南控股将充分发挥海南自贸港的制度和政策优势,统筹旗下机场板块、区域综合开发板块资源,与公司高空车作业平台、建筑支护板块协同发展。

此外,海南控股将重点支持公司创新性租赁业务及轻资产合作的全面发展,推动公司轻资产、多品类战略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本月初,主营高空作业平台业务的华铁应急宣布跨界,拟投资10亿元开展智能算力业务,通过向客户提供GPU级的高端算力资源租赁及增值技术服务取得收益。

据披露,华铁应急采购芯片、服务器等算力相关设备,并对算力设备进行组网、调试、压力测试,搭建完成智算中心后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AI大模型、自动驾驶、游戏传媒、生命科学、高端制造业、机器人等各领域客户合作,提供智能算力租赁。

这一跨界举动也引起交易所关注,上交所向公司发出问询函,指出根据华铁应急2024年一季报,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余额仅0.58亿元,资产总规模196.49亿元,资产负债率70.25%,短期有息负债约12亿元,长期有息负债7.95亿元,账面货币资金规模远不足以覆盖债务规模,请公司披露新业务开展所需资金的安排统筹等情况。

华铁应急方面则回复称,在后续项目中,公司还将通过轻资产模式为智能算力业务引入外部资金方或资产闲置方,进一步补充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

此外,华铁应急还表示,经初步接洽,公司已与10余家融资租赁公司开展洽谈及审批工作,初步表达合作意向项目金额合计20亿元以上,审批中或者明确发送意向文件的项目金额合计10亿元以上,后续将根据订单情况逐步落地。

开启ETF网格交易,自动捕捉震荡行情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原标题:拟20亿元入主!海南国资看中这只跨界算力股

分享至:
  • 微信
  • 朋友圈
  • 微博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