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列举近期市场的热点,一定少不了上周五地产政策的组合拳。保交楼、去库存、降首付、降息等各类政策接踵而至,多家地产企业纷纷涨停。

超预期的政策是做多窗口的信号吗?又或者说,地产股进入击球点了吗?

回答这个问题以前,不妨先交代两个基本背景:一是目前较多房地产上市公司估值在0.3-0.7倍PB之间。用信达证券报告中的话说,隐含的是对房地产企业现金流风险的较大担心。后续如果地产行业正常化,战略上估值修复空间较大;但投资者较为困惑的是赔率高,但胜率难定,择时较难。

二是机构低配地产股也是事实。参考东兴证券的统计,2024一季度的基金重仓股中,地产股持仓市值进一步下滑、地产股持仓占比继续降低,基金继续低配地产行业(地产板块持仓占比0.95%,在30个板块中排名第22)。

华创证券报告的建议是,地产股合适的配置时点是在商品房销售价格止跌但未大涨的区间。如果以20%左右的超额收益、且持续时间能达到半年来看,地产板块值得投资的机会主要在2012年Q2至2013年Q1,2015年Q2至2016年年初。这两个时间段舒适的击球点正是市场对地产悲观预期充分扭转,且对未来房价上涨开始形成预期时。因为决定股价的是公司的价值,是公司创造利润、创造自由现金流的能力。而房价上涨是预期房企ROE改善的基础。当真正到房价大幅上涨的时候,对于调控的担心反而让地产板块走向下行,从基本面角度是,市场对于房企高价拿地、但最终房价可能下跌存在担忧。

同样回答介入时间点这个问题,信达证券的策略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地产企业的现金流数据,而不得销售——地产股见底往往对应企业总现金流逐渐稳定。这份报告以国内外的两轮行情来举例:2014-2015年,国内房地产政策宽松期间提出了去库存的政策。从股价表现来看,房地产行业的超额收益始于2014年,但房地产销售同比回正是2015年Q1,股价表现领先销售较多。背后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政策变化后房地产企业的总现金流结束下滑稳定住了。美国次贷危机后的经验也有类似现象,地产股超额收益也出现在销售底部震荡期,房价开始上涨后,房地产股的超额收益反而结束了。

当然,也有人觉得利好政策的接连出台已然带来了介入时机。光大证券的报告中提到,当前地产利好政策频发,市场对地产板块的关注度显著提升,随着政策陆续出台之后,市场对房地产基本面企稳回升的预期有望持续升温,叠加当前部分地产链行业业绩增速正逐步改善,预计地产及地产链行业修复行情有望持续。

这里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风险提示,华创证券的报告中提到,参与政策博弈行情或难获取地产行业的超额收益,且风险较大。比如,以沪深300为基准复盘,201 年基于政策的逐步放松配置地产股可获取超额收益,但期间面临两轮较大幅度的回撤;而若以万得全A为基准复盘,则基本不存在基于政策博弈获得超额收益的机会。

换句话说,介入地产股的理由可能有很多,但最好不要只是想着博弈政策。

$中泰星元灵活配置混合A(OTCFUND|006567)$

$中泰开阳价值优选混合A(OTCFUND|007549)$

$中泰兴诚价值一年持有混合A(OTCFUND|010728)$

参考报告

《地产股的击球点在哪里?》华创证券,2024年5月

《四箭齐发,如何看待地产行情修复的持续性?》,光大证券,2024年5月

《地产股是否反转,决定因素是什么?》,信达证券,2024年5月

《房地产行业基金持仓2024Q1:地产股持仓占比继续降低,基金继续低配地产行业》,东兴证券,2024年4月

本材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材料仅供具备相应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资者阅读,不得视为要约,不得向不特定对象进行复制、转发或其它扩散行为,管理人对未经许可的扩散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