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商报 记者 汪静(2024-05-22 08:44:05)

中国通号(688009.SH、03969.HK)频揽大单。

5月20日晚间,中国通号发布公告,3月至4月,公司在轨道交通市场共中标七个重要项目,项目中标金额总计约29.78亿元。

根据此前公告,今年1—2月,中国通号中标共计六个重要项目,中标金额总计约为23.16亿元。以此计算,2024年前4月,公司累计中标项目金额达到52.94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作为全球一流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国通号保持业界领先的地位。截至2023年末,公司的高速铁路控制系统核心产品及服务所覆盖的总中标里程继续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通号注重技术与研发,截至2023年末,其在中国拥有授权专利4618项,其中发明专利2434项。

前4月中标铁路项目10个

5月20日晚间,中国通号发布公告称,3月至4月,公司在轨道交通市场共中标七个重要项目,其中铁路市场五个,城市轨道交通市场两个。项目中标金额总计约29.78亿元,约占公司中国会计准则下2023年经审计营业收入的8.05%。

据公告,铁路市场中标项目分别为新建几内亚马瑞巴亚港至西芒杜矿区铁路“三电”系统集成施工总承包MXSD-2标段项目,中标金额12.45亿元;新建几内亚马瑞巴亚港至西芒杜矿区铁路信号及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采购项目,中标金额5.12亿元;新建合肥至武汉高速铁路(湖北段)“四电”工程HWRD标段项目,中标金额4.3亿元;新建京港高速铁路九江至南昌段四电、房建及相关工程施工总承包CJRD标段项目,中标金额3.62亿元;新建珠海至肇庆高铁珠海至江门段项目“三电”及管线迁改工程ZJQG2标项目,中标金额1.04亿元。

城市轨道交通市场中标项目分别为沈阳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专用通信及自动售检票系统安装工程项目,中标金额1.72亿元;深圳地铁5号线西延工程及16号线二期工程信号系统设备采购项目,中标金额1.5亿元。

据此前披露数据,1—2月,中国通号中标共计六个重要项目,其中铁路市场五个,中标金额总计约为人民币23.16亿元。

以此计算,2024年前4月,中国通号累计中标项目金额达到52.94亿元,中标铁路市场项目10个。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中国通号在手订单充足,特别是海外领域增长迅速。

2023年全年,公司新签合同总额731.21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0.15%,其中海外领域订单37.4亿元,同比增长45.18%。截至2023年末,公司在手订单1688.31亿元。

研发费用率达5%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通号前身是通信信号工程公司,2015年及2019年,中国通号分别完成港股、A股上市。作为全球一流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国通号保持业界领先的地位。

截至2023年末,中国通号的高速铁路控制系统核心产品及服务所覆盖的总中标里程继续位居世界第一。作为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主力军,其占据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40%左右市场份额,据统计,2023年中国通号在已开标的33个城轨信号控制系统项目中,中标12个,市场占有率约37%,继续蝉联榜首。

中国通号业绩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增长。

2013年至2020年,公司净利润持续增长,由12.60亿元增至38.19亿元。营业收入方面,在这期间,除了2020年下降3.65%,其余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均在增长,2019年营业收入达416.46亿元,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2020年为401.24亿元。

2021年,中国通号首次出现营收、净利双降,二者分别为383.58亿元、32.75亿元,同比下降4.40%、14.25%。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回升至402.20亿元、36.34亿元。

当前,中国通号经营承压。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0.02亿元,同比下降7.96%;实现净利润34.77亿元,同比下降4.30%。2024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延续下降趋势,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65亿元、6.0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3.10%、10.84%。

中国通号坚持自主创新,2021—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合计达到51.9亿元。其中,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18.62亿元,研发费用率为5%。

截至2023年末,中国通号在中国拥有授权专利4618项,其中发明专利2434项。研发人员储备方面,截至2023年末,公司研发人员的数量为4345人,占员工总人数的22.67%。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