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证A50和港股通科技30指数都受到了大家的关注,中证A50代表的是A股核心资产,而港股通科技30代表的是港股通科技龙头,今天我从指数编制角度给大家总结这两个指数的共同点和各自的投资价值。

一、两个指数都是龙头汇聚,强者愈强。

从市值分布来看,中证A50指数绝大部分成份股市值超过1000 亿元, 数量占比 78% 。成份股平均总市值超2800 亿元,中位数为 1577.59 亿元, 大市值风格显著。(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03.15) 

港股通科技30指数选取3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科技领域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指数基本面筛选标准相对严格,筛选标准是近两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速大于10%或研发费用率超过5%的企业,体现出指数高标准严选科技股票的特点。而后剔除最近一年日均成交金额排名位于后 10%的股票,再选取最近一年日均总市值排名最高的前 30 名股票构成指数样本股。(来源:中证指数官网)

从选样方法上来看中证A50和港股通科技30指数选择的都是各待选样本中大市值风格显著,发展质量高的龙头公司。为何要选这些龙头公司?从经营基本面来看,龙头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会相对更强,可能体现在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有更强的议价能力,有更稳定的现金流,有更强的抗风险及抗经济波动的能力,所以龙头公司的投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市值大流动性好的一些交易属性上,更重要的在于经营的可持续性,是在更长时间维度上具有投资价值的标的,所以两个指数可以说都是龙头汇聚,强者愈强。

二、两个指数都紧跟新经济,聚焦新质生产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指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而中证A50与港股通科技30指数的核心标的中,不乏新质生产力相关优质标的。 

中证A50 指数共覆盖 35 个中证二级行业中的 30 个,从构成来看,既涵盖银行、食品饮料等传统板块,又有医药生物、计算机、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等具备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成长板块,聚焦“新质生产力”,即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在经济发展浪潮中掘金行业机会,把握新机遇。此外,该指数单个样本权重不超过10 %,行业集中度较低 ,分散均衡,有效避免单一成份股波动带来的影响。

港股通科技30指数正是聚焦港股通科技领域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具体来看,科技相关领域包含互联网、电子、通信设备、生物科技、医疗器械、大数据、云服务、新能源设备等八类科技相关主题。整体来看,指数整体选取了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龙头上市公司,反映了港股通最具成长性的一批个股,且与信息化、智能化条件下需大力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具有较高的重叠度。不仅如此,该指数覆盖的互联网平台经济、高股息、地产物业、创新医药四大板块与A股形成良好互补。 

如果您看好核心资产,尤其是科技方向的投资机遇,且偏好更均衡的投资标的,中证A50指数或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您投资想要更聚焦、追求更大的弹性,可以关注国证港股通指数后续的表现机会。

$工银中证A50ETF联接A(OTCFUND|021231)$

$工银中证A50ETF联接C(OTCFUND|021232)$

$工银科创板50ETF联接A(OTCFUND|011614)$

$工银可转债债券(OTCFUND|003401)$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19933)$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9934)$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