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备受市场瞩目的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首次发行。此次发行的国债是固定利率附息债券,总额定在400亿元。国债的发行再次引发了市场对债市的广泛关注。


超长期特别国债有啥“特别”?会不会影响债市?今天小盛就来解答一下~


1、什么是超长期特别国债?

超长期特别国债,可以拆解为三个关键词进行解读:超长期、特别、国债。

01 “超长期”

指的是国债的到期时间,一般超过10年的为超长期。今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有20年、30年和50年三个期限,都属于超长期范畴。

02 “特别”

指的是资金用途,为特定用途发行、专款专用。根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次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是为了“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03 “国债”

是国家为了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因其高信用度和强安全性而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特别国债的发行既有助于刺激投资和消费,又可推进经济复苏,还能优化国家的债务结构,降低地方政府的杠杆风险。另外,此次超长期特别国债属于记账式国债,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均可购买。但其期限较长、不确定性较高,还需注意风险。

2、对债市影响大吗?

2020年发行的特别国债,让债市经历了一轮约半年的熊市。而今年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总额高达1万亿元,这不由得让投资者心生忧虑:一下子增加这么多供给,债市还稳得住吗?

据海通证券研究所分析,2020年债市走熊主要是因为疫情爆发后的经济复苏和货币政策的收紧。而今年的情况有所不同,根据财经杂志相关分析及业内观点显示:首先,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安排较为温和,分成了22期发行,从5月持续到11月,这样的节奏减轻了对债市的冲击;其次,今年央行并未收紧货币政策,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而且,不少机构预测央行可能会推出降准等政策工具,配合特别国债的发行,避免市场流动性受到过大影响;再者,今年债市存在明显的资产荒,债券供给偏少,大量资金急于寻找投资标的,这也使得债市难以出现大幅回调。

因此,可以认为特别国债的发行对债市的影响相对有限,投资者无需过度焦虑。

3、债基还能入手吗?

如果对于债券供给和利率未来的变化仍有担忧,也可以考虑将中长期纯债基金转换为短债基金。

一般来说,短债基金所投资的债券剩余期限通常在1年以内。相比中长期纯债基金,短债基金的债券资产久期较短,受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较小,回撤较低。

因此,短债基金展现出较为稳健的特点,在利率等市场变量不稳定的时期,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投资如行舟,风浪起有时。债基仍然适合做资产的“压舱石”,短期波动对其长期走势的影响较小,保持冷静、稳健前行。


往期精彩

【盛·学堂】当定投扣款日遇到市场大涨,要不要撤单?

【盛·学堂】想要投基更靠谱?做“四有”投资人

【盛·学堂】如何在投资马拉松中突破"疲劳点"?

【盛·学堂】增量资金vs存量资金,投资策略怎么选?

【盛·学堂】用Citywalk的方式打开投资

【盛·学堂】基金转换与先卖后买,有什么差异?

【盛·学堂】谷雨话投资丨捕捉市场的“春雨”,探寻增长之道

【盛·学堂】长期定投仍浮亏,是定投失效了吗?

【盛·学堂】春天的风能不能吹到A股?

【盛·学堂】投资如何做到长短结合灵活切换?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且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并不等于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也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本公司提醒投资人应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在了解产品情况、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匹配意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