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连续大涨,投资者最关注的还是港股互联网板块,虽然2021年之后的表现让人失望,但在2021年之前,给大家带来过太多美好的回忆。 

那么问题来了,互联网行业还是否具备成长性?24年业绩预期怎样?港股互联网是否已经熬过至暗时刻?今天我们给大家做个解答。

行业未见顶 成长性还在

中国互联网行业并未见顶,仍然具备成长性。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指数(2023)》报告,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指数虽有小幅下降,但盈利指数同比大幅提升,研发经费投入稳步增长,发明专利数量增速提升,显示出行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此外,报告还指出互联网业务收入虽小幅下降,但营业利润率稳步提升,偿债能力处于健康水平,财务风险防控表现良好,这些都是行业持续成长的重要指标。 

同时,《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显示,我国互联网行业在基础资源与技术、互联网应用与服务、网络治理与环境等方面均有显著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在5G网络建设、云计算市场、数据要素价值、大模型技术等方面,我国均取得了全球领先的成绩,这为互联网行业的进一步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统计报告,我国网民规模持续增长,互联网普及率提高,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类互联网应用加速普及,智慧出行、智慧医疗等服务持续发展,这些都是互联网行业成长的动力。

因此,从多个角度分析,中国互联网行业仍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和潜力,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头部公司业绩或持续改善

整体来看,港股互联网公司在2023年的年报业绩表现出一些积极的迹象,业绩有所改善以社交、本地生活为首的港股互联网龙头公司2023年业绩强劲复苏,基本面预期持续向好。从2022年开始,互联网公司通过降本增效措施,带来公司净利润率的持续提升,预计2024年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现金流和利润都在持续改善和增长。

图: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成分股中权重大于5%个股的ROE(%)

数据来源:Wind,华泰证券资管,数据截止日期2024.5.10。以上仅客观展示该指数特定时点成分股中权重大于5%个股的ROE,不作为任何个股推荐。

具体到权重股,目前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权重在5%以上的公司共有7家,总共占81.4%的权重。从净资产收益率的角度看,7家公司的2023年报的ROE均在10%上下,ROE最高的为25.69%。7家公司24年预期ROE较2023年基本都有增长,平均预期ROE为15%左右。


互联网板块或已熬过至暗时刻

 虽然美联储货币政策存在不确定性,但近期港股互联网板块的利好催化还挺多的: 

1.宏观层面,国内、国外均处新一轮复苏周期,经济预期向好,政策催化显著(五项与香港资本市场合作措施);
2.上市公司基本面层面,从近期披露的财报来看,港股互联网上市公司业绩已底部回暖,并且港股互联网企业纷纷表示提升分红比例,加大回购,提高股东回报;

3.资金面方面,近期资金也是在持续流入港股,外资持续增配。

综上,港股互联网或已熬过至暗时刻。

至于为何港股互联网公司为何没有像A股AI概念股那样大涨?

或主要还是源自A股和港股投资者结构的差异问题,区别于A股散户占比高,机构占比相对较低,题材炒作容易出现泡沫化。港股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海外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往往以稳健的投资风格为主,更看重上市公司的估值和盈利。


看好港股的同学可以关注华泰紫金恒生互联网业科技业指数(QDII)基金$华泰紫金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型发起基金(QDII)A(OTCFUND|018523)$$华泰紫金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型发起基金(QDII)C(OTCFUND|018524)$进行布局。基金经理毛甜,深耕量化投研13年,目前主要管理了宽基指增和食品饮料、医药、化工、互联网等细分赛道的行业指数基金。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本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请投资者理性判断并独立决策。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净值和收益有波动风险。本文中涉及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产品管理人评级的风险等级为中高风险,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华泰紫金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QDII)可投资于港股,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港股市场实行T+0回转交易,且对个股不设涨跌幅限制,港股股价可能表现出比A股更为剧烈的股价波动)、汇率风险(汇率波动可能对基金的投资收益造成损失)、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在内地开市香港休市的情形下,港股通不能正常交易,港股不能及时卖出,可能带来一定的流动性风险)等。投资有风险,投资者购买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在投资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过程中应当注意核对自己的风险识别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并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