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NASDAQ|LI)$$小鹏汽车-W(HK|09868)$的股价走势,遭遇“冰火两重天”!

最近,这两家公司发布了一季度的业绩报告,结果股价的反应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

理想汽车在季报发布后,股价直接跳水,跌幅接近20%,而且还在持续下滑。而小鹏汽车则是另一番景象,季报发布后股价一度飙升了26.18%,虽然后来有所回落,但整体趋势还是相当强劲。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两家公司股价的“冰火两重天”呢?让我们一起来扒一扒。

(1)理想经营利润转负,小鹏毛利率提升狂飙

理想汽车的一季报显示,营收达到了2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36.4%,但环比却下降了38.6%;净利润为5.9亿元,同比减少了36.7%,环比更是大跌了89.7%。

原本预计一季度的营收能达到321.9亿元,交付10.3万辆,但实际交付量只有8.04万辆,销售收入243亿元,都低于预期。毛利率更是从上一季度的23.5%降到了20.6%。

而且,理想汽车的经营利润已经由正转负,虽然一季度还赚了5.9亿元,但这主要是靠理财收入撑起来的(一季度理财收入高达10.69亿元)。

同时,公司的营业费用、研发费用和销售行政费用都在大幅增加,研发费用同比增加了65%,销售行政费用更是同比增长了81%。

显然,经营业绩的全面下滑,成为了理想股价下跌的最大原因。但是,这仍只是结果,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MEGA的失利,以及理想激进纯电战略造成的。

再来看看小鹏汽车,一季报亮点不少。

其中,营收65.5亿元,同比增加了62.3%,环比上涨了49.8%;虽然净利润还是负的,达到了负13.7亿元,但相比去年同期的23.4亿元已经大幅收窄,和去年四季度基本持平。

小鹏汽车一季度的交付量为2.1万辆,同比增长了19.7%,环比下降了63.7%。虽然销量不算特别亮眼,但毛利率的提升却是股价上涨的关键。小鹏汽车的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7%提升到了12.9%,汽车销售毛利率也从2.5%提升到了5.5%。

小鹏汽车毛利率的提升,一方面是因为技术变现,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毛利率车型的占比提升。比如,一季度平台软件收入就超过了1亿元。而且,与大众的合作也将从下半年开始带来收入。高端车型小鹏X9的累计交付量达到了7872辆,占总销量的36%以上,成为小鹏汽车的主力车型。

可以说,小鹏目前行业中少有的能够实现“技术变现”的企业,尽管这种模式还不是汽车业的主流,但不排除以后会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由此也能在资本市场带来更丰富的想象空间。

(2) 理想将全面押后纯电系列,小鹏即将进入三年产品“强周期”

如果只是业绩下滑,资本市场恐怕还不会对理想产生如此大的怀疑。

在产品规划上,理想汽车也遭遇到了挫折。原本计划今年下半年推出的M7/M8/M9三款纯电车型,现在看来要推迟到明年了。这不仅打乱了理想汽车的产品节奏,也让外界对理想汽车的纯电战略产生了疑问。

此外,理想汽车还传出了裁员和轮休计划,预计涉及员工比例超过18%,数量将超过5600人。在没有新品支撑的情况下,理想汽车今年的业绩表现面临巨大挑战。年初制定的80万辆年销量目标,已经被调低至56万至64万辆。

而小鹏汽车则是另一番景象,即将进入一个产品的“强周期”。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从今年三季度起,小鹏汽车将开启三年内推出多款全新造型强劲产品的周期。新车将覆盖10万—40万元价格带的主要细分市场,并将专注于品类创新。

此前盛传的“第二品牌”——Mona产品系列的首款A级纯电轿车将于今年6月份亮相,并在三季度正式上市。四季度,小鹏汽车还将交付一款小鹏品牌的全新B级纯电轿车车型,新车基于最新技术,将实现规模化降本。

小鹏汽车预期2024年第二季度的总交付数量约为2.9万辆至3.2万辆,同比上升25.0%-37.9%,环比上升32.9%—46.6%。收入预计约为人民币75亿至83亿元,同比上升48.1%-63.9%。

在出口方面,小鹏汽车今年将会加快扩张的节奏,出口将成为销量和利润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小鹏汽车的海外销售网络计划从原先的北欧国家扩展至超过20个国家。

(3) 功夫拍案

总的来说,理想汽车和股价的“冰火两重天”,背后其实是两家公司在业绩、产品规划和市场策略上的不同表现。

理想汽车正在为过去的失误买单。尤其是MEGA的失利,纯电战略的“激进”,导致了相当大的亏损和浪费。接下来这段时间,在重磅新品缺位的情况下,理想能否维持高销量,将成为这家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

反观一路跌跌撞撞的小鹏汽车,虽然在销量仍不算有太大的增长,但毛利率的大幅提升,和大众汽车之间的合作,都会其后续的健康经营提供了重要助力,展现出了更加值得期待的发展前景。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