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SH601628)$  

5月14日至17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在江苏启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守护人民美好生活——践行金融为民 做好五篇文章” 暨“媒体看国寿”系列调研采访与新闻发布活动。

  会上,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赵国栋从服务实体经济、做好主责主业、坚持改革创新、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等多个方面回顾了过去75年来中国人寿与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的发展历程。同时,该公司负责人对相关模式、典型做法进行了系统性介绍。

  服务“国之大者”

  以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

  在75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明确并不断强化金融央企的身份属性,将自身发展融入到国家经济社会全局中。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国有企业改革。出资约117亿元通过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一期)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认缴40亿元国寿科创基金,投资智能汽车、算法科技、先进制造、物联网等领域。截至2023年末,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存量投资规模超3000亿元。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建设,存量投资规模超5100亿元。另外,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积极布局符合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的投资项目。截至2023年末,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累计投资规模超过2.7万亿元。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启动“一带一路”专属保险,服务涉及41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3年末,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存量投资规模超1100亿元,累计为近600家中资海外企业提供境外安全保障,承担风险保额近100亿元。

  聚焦主责主业

  坚守保险本源织牢民生保障网

  2022年,个人养老金试点工作正式开启,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积极参与其中,试点政策发布的次日便在36个先行城市(地区)全部出单。截至2023年底,已累计出单11.9万件。

  与此同时,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积极对接政府“一城一策”惠民版医疗保障需求,积极发展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险。涌现出一批以江苏“江宁幸福保”为代表的惠民保项目,在投保率、保障范围、保障水平等方面成为市场标杆,聚焦民生医疗保障的痛点、难点,通过保险杠杆解决实现共同富裕中的突出短板问题。截至2023年底,累计落地“惠民保”项目超120个,承保人数超过4000万。

  多年来,为满足不同人群保险保障需求,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不断推进保险产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拓宽普惠保险产品体系覆盖面,加大系列专属产品更新升级力度,持续在民生保障领域发挥风险保障职能。

  强化科技驱动

  以创新赋能“国寿好服务”

  自“科技国寿”发展战略提出以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全面推进金融科技数字化建设,科技能力持续迭代升级。在国内率先提出并建成多活数据中心,响应国家加速建设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号召,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2021年,作为金融行业试点单位,该公司实现核心业务系统信创数据库迁移投产的企业,用一年时间完成核心系统的分布式架构革新,成功构筑全新自主掌控的分布式云架构数字基座。

  通过加强内外部数据连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实现了从投保、承保、保全到理赔的全场景数智化服务。2019年推出“重疾一日赔”服务,对申请重大疾病赔付且符合条件的客户实现“确诊即可赔”。2023年推出“理赔预付”服务,打破“就医后理赔”的传统模式。并在多个省份试点“全流程无人工理赔”,将原来以天为单位的理赔速度缩减至秒级,用“品质”筑就暖心保障。

  鉴往知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表示,将做到强党建、推改革、防风险“三坚持”;实现稳发展、增价值、重队伍“三提升”;强化优服务、促融合、降成本“三突破”。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聚焦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培育新动能,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持续贡献“国寿力量”。

资讯来源:光明网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