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已久的大额罚单落地。

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连开10张罚单,4家金融机构及50余位相关人员合计被罚近亿元,传闻已久的大额罚单终于落地。

据观潮财经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19日,2024年金融监管总局及省局本级对49家保险公司共开出272张罚单,合计金额6240.21万元。数量上,今年保险业被罚机构数量降至49家,降幅达38.78%,但大额罚单出现。

从处罚情况来看,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处罚机构大幅减少,但处罚金额却同比大幅攀升;另外一个特点是,财险业无论从处罚机构数量还是金额上都大大高于人身险业。

受处罚责任人来看,今年已有281位相关责任人领取罚单,共计被罚1277.6万元。其中产险业从业人员合计被罚891.8万元,是人身险业的2.31倍。此外,截至目前,保险业已有3人被禁止五/十年从事保险工作,4人被禁止终身进入保险业。


01

年内281人被罚,4人终身禁业


随着金融监管趋严,金融机构被罚金额攀升。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连开10张罚单,4家金融机构及50余位相关人员合计被罚近亿元。

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处罚机构大幅减少,但处罚金额却同比大幅攀升;另外一个特点是,财险业无论从处罚机构数量还是金额都大大高于人身险业。

2023年同期处罚机构数量达68家,而今年降至49家,降幅达38.78%,但金额则同比大增28%。截至目前,处罚人数已达281人,有3人被禁止五/十年从事保险工作,4人被禁止终身进入保险业。


据观潮财经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19日,2024年金融监管总局及省局本级对49家保险公司开出共272张罚单,合计金额6240.21万元,涉及处罚的人数共计281人。其中,机构被处罚金4962.63万元,个人被处罚款合计1277.6万元。

整体来看,在监管的铁拳下,保险业整体合规度大幅提升,被罚机构数量大降。统计口径内,今年保险业被罚机构数量较上一年同期大幅减少,已由2023年同期的68家降至49家,减少超19家,降幅达38.78%。

但从金额来看,2024年至今,行业49家险企机构合计被处罚金4962.63万元,与2023年同期的3891.30万元相比大幅增长28%。

而今年保险业被罚金额大涨与近日监管连开的罚单存在一定关联。5月17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连开多张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涉及三家保险公司(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平安健康险)以及45位相关责任人员,合计罚款2305万元,其中机构被罚1831万元。

以上三家险企中,最高罚款金额达992万元,出自人保财险。不仅如此,该险企相关责任人被罚数量同样最多,人数高达25人。45位相关责任人中最高罚款金额为21万元,出自平安健康。针对该笔罚单,平安产险回应称,该笔罚单源于2019年监管部门对其的常规例行检查。

平安产险表示,针对监管部门指出的问题,五年来该险企高度重视,诚恳接受各项检查要求,认真全面落实整改,主要问题点已基本整改完毕。平安产险将以此作为案例持续做好警示教育,不断强化合规遵循意识,健全相关监督机制,确保公司持续、稳健、高质量发展。


财险公司处罚占比超7成

从被罚机构所在行业来看,2024年至今两大行业被罚机构数量均较2023年同期有所减少。


截至目前,人身、财产两大行业被罚机构数量分别为22家、27家,分别同比减少31.25%、28.95%。同时,上图所示,近两年财产险机构被罚数量均高于人身险企。


从产寿险行业机构被罚金额来看,人身险业与去年同期几乎持平,合计罚没金额1455.23万元,较上一年同比增长1%,罚款总额中占比29.32%。而财产险被罚金额增长相对明显,2024年至今,财产险公司合计被罚3507.4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2450.5万元增长1000多万元,同比大增43.13%,占比70.68%。

公开报道显示,财险公司处罚金额占大头或源于该类公司多经营一年期业务,开展新业务频次更高的同时,也容易导致违规行为频频出现。


产险业人员罚款为人身险2.31倍

从被罚相关责任人来看,2024年至今,保险业合计281从业人员收到罚单,合计罚款1277.6万元。具体至行业来看,产寿险被罚人数相差不大,分别为139人、142人。但两行业被罚金额差距明显,截至目前,统计口径内产险业从业人员合计被罚891.8万元,是人身险业385.8万元的2.31倍。


收到罚单的281人中有255人被罚款,同时有266人被“警告”。其中最高罚款金额为21万元,来自平安健康。


此外,据观潮财经统计,截至目前,保险业已有3人被禁止五/十年从事保险工作,分别来自平安财险以及人保财险。另有4人被禁止终身进入保险业,分别来自中国人寿、百年人寿、人保财险、泰康人寿。


从被罚人员职务来看,领取罚单的从业人员中,总、副经理及总、副经理助理合计166人,在领取罚单的281人中占比接近6成;共计罚款707.9万元,占比55%。

截至目前,被罚数量第二多的职位是代理人,合计33人,被罚金额13.4万元。负责人以及其他领导/责任人岗位各有13人、14人被罚,合计被罚74.2万元。

另外观潮财经发现,有3名从业人员在半年内收到两次罚单,其中一位来自太平人寿郑州中支。其余两位均为泰康人寿四川分公司的工作人员,不仅如此,以上二人两张罚单均在同一天披露。


地方局处罚哪家强?新疆数量排第一

从各地监管局罚单披露情况来看,开具罚单数量前4名的监管局均位于北方。截至目前,新疆监管局开具罚单数量最多,达46件,在罚单总量中占比17%。其次是河南监管局,共开具31张罚单,占比11%。吉林监管局、黑龙江监管局各开具21张罚单,合计占比16%。


从各监管局罚款金额来看,除总局外,罚款金额前3名的地方监管局分别为河南监管局、吉林监管局、新疆监管局,截至目前分别罚款636万元、345.5万元、259.3万元,在总罚款金额中合计占比近20%。


值得关注的是,广西监管局截至目前仅开具一张罚单,罚款金额高达192万元,处罚原因为“涉及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财务数据不真实)”,三名责任人被警告并合计罚款22万。


5月罚金已达新高

从今年各个月份来看,下图所示,源于近日大额罚单,统计口径内5月总处罚金额最大,合计2489万元,几乎为前三个月罚款的总和。


其次为1月、4月,分别罚没1392.1万元、1168.13万元。从机构以及个人处罚来看,也是如此。


从各月份处罚原因来看,前两月罚单中,“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财务数据不真实)”、“欺骗投保人、不规范、隐瞒信息等”、“虚假宣传或销售误导”问题较突出。3月份监管重点关注保险公司“擅自变更经营场所”的问题;4月份监管对“虚假理赔”问题较关注。


02

最大处罚金额超千万


从各险企罚款分布来看,近半数险企罚款总额未超50万,另有16家险企已被罚超百万。具体至各家险企来看,罚款总金额前十的险企中,财险公司罚款金额占比近8成。其中,人保财险被罚金额以及罚单数量均“位列第一”,也是唯一一家处罚金额超千万的险企。


从各公司罚款情况来看,目前罚款金额未超50万元的险企数量最多,接近半数。据观潮财经统计,受到处罚的49家险企中有21家罚款金额在50万元以内,占比43%。总金额50-100万元的有12家,占比1/4。


另外,处罚总金额超百万元的合计16家险企,其中被罚超150万的险企数量达7家,均位列行业罚单前10,占比14%。

罚款总金额前十的险企中,有7家财险公司,共计处罚金额3238万元,占比78%;剩余3家人身险企(平安健康、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合计罚没923.33万元,占比22%。


从各公司罚款总金额来看,2024年至今,人保财险被罚金额以及罚单数量均“位列第一”,也是唯一一家处罚金额超千万的险企。


从罚单金额来看,经观潮财经统计,截至目前,人保财险合计罚款1454.1万元。其中机构被罚1062.90万元,个人罚款共计391.2万元。

其次,平安财险、平安健康两险企罚款金额超500万元,分别被罚704.5万元、630万元,分别位列第二名、第三名。

太保财险、中华财险、众安在线3家险企分别合计被罚341.4万元、226万元、204万元,剩余4家险企罚没金额均未超过200万元。

从罚单数量来看,人保财险共领取罚单29张,几乎每月6张,位列榜首,这也与该险企经营规模较大相关。其次为中国人寿、中华财险,分别领取罚单23张、21张。截至目前,泰康人寿共领取罚单数量13张,排名第四,其余6家险企罚单数量均未超过10张。

从被处罚的人数来看,人保财险涉及被处罚人员43人,在前10家险企总人数中占比超3成。泰康人寿、平安财险分别有21人、18人领取罚单,人数分别占比15%、13%。


从单笔罚单来看,5月17日监管总局开具的三张罚单包揽单笔处罚金额前三。除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平安健康外,众安在线以及太保财险各有一笔罚单金额超百万,分别被罚180万元、170万元。恒邦财险、永安财险今年以来各有一笔罚没金额超80万元的罚单。而国任财险、中华财险、利宝保险三家险企最高单笔罚单金额均超70万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