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的盘面来看,两创指数携手上行,光伏板块更是久违大涨,其实进一步说明了“混沌期”下行业轮动加快的现象。

之所以当前资金选择了光伏新能源,比较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于一个超跌的板块而言,任何一次共识资金的涌入都可能带来修复性反弹。$光伏设备(BK1031)$

当然,在阶段性产能过剩、供需不匹配、价格战等因素的影响下,产业链价格大幅下跌,光伏行业一季报普遍的业绩下滑甚至出现亏损也是不可忽视的现实。据广发证券,新兴产业中,新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景气环比分别下降5.1和8.9个点,降幅较大;而从前5个月产需比例的均值来看,新能源产业的供给端仍待继续调整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5月17日召开的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显得更加引人注意。会议提出,鼓励行业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并将加强对于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恶性竞争的打击力度。

从基本面来看,产业链出清的预期因此大大提升。尤其在5月8日工信部发布《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之后,光伏行业的规范条件也有望接力推出。

而对于市场而言,这便是“趁势修复”的“势”了。至于这种反弹能否演变为反转,更多还是要落到行业实际的产能去化进程上,仍然需要进一步观察。
$光伏ETF(SH515790)$

而正如我们开头所说,资金之所以关注到了低位光伏股,可能正是风格“混沌”中对于低拥挤度的天然追逐。毕竟,在前一个阶段,更偏向顺周期、存在价格回升预期和政策调整预期的高经济相关性品种已经占了好一阵子的风光。但在基本面显著改善未被验证的当下,资金可能并不会在某一两个主题上停留太多时间,特别美联储降息交易的来回跑不仅带来了全球流动性的波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球制造业PMI恢复的稳定性

如果说流动性因素短期也难以为市场上涨带来更多贡献,那基本面能否有超预期改善或将成为更加关键的变量。而这,目前来看将很大程度依赖政策端的“对症下药”

以景气韧性更强、表征了未来高回报潜力方向的新兴产业而言,除了前文所述景气环比下降的新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产业三个行业还是位于景气扩张区间的,且绝对景气值均在60附近的偏高水平;其中生物产业受益于国内订单的改善已经连续6个月景气位于领先位置,出口订单的回升则令新材料和节能环保行业景气环比大幅上行8.8和8.6个点(数据来源:中采咨询)。政策端对于这些行业的态度也是明确的,除了大力扶持,也积极引入“有形手”帮助优化产业格局,光伏出清预期的改善就是一个典例。$华泰柏瑞光伏ETF联接C(OTCFUND|012680)$

以大而不能倒、与经济周期共舞的传统动力产业而言,加大并优化政府投资(财政支出)显然也是一条重要、甚至市场最为关心的路径。

据3月5日提交审议的“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4年赤字率按3%安排,全国财政赤字规模4.06万亿元,其中中央赤字占比达到82.3%,较2023年增加1800亿元至3.34万亿元,若考虑不计入赤字的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加杠杆力度更大

5月22日,首发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正式上市交易,首日即两次触发临时停牌。有需求就是好事。当这一部分国债资金投入使用以后,一方面在新旧基建等领域扩大需求,另一反面也可以通过科技自强优化供给结构,不仅夯实经济回升基础,也从长远计提升经济运行效率。

随着重要会议的逐渐临近,当前市场也将迎来关键的政策博弈窗口。

#英伟达业绩大超预期,AI产业链迎大爆发?#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