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5月20日,超长期特别国债首发当天,有银行面向个人投资者开放之下出现“抢光”行情。而5月22日,二级市场首日上市最高大涨25%。超长期特别国债备受追捧的备货,资产荒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或是重要原因。不过,还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目的下的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投资者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首发遭追捧 上市首日迎大涨

从发行之前,超长期特别国债就被炒的沸沸扬扬。而正式首发之后,特别国债一度被秒杀。甚至在二级市场上市上还迎来大涨以及多次的临停。

财联社报道,两家银行“试水”销售超长期特别国债当天就出现了“抢光”的行情。招商银行、浙商银行5月20日对个人客户开放首批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购买渠道。开放当日,两家银行合计5.3亿元的销售额度即告罄。而国际金融报报道,5月22日,备受瞩目的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一期)首日上市交易,资金热烈追捧,开盘后半天内触发两次临停,盘中最高涨幅超20%。此前,由招商银行和浙商银行面向个人投资者开放的额度超5亿元,被抢购一空。。

从首发遭到追捧到上市迎来大涨,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热度可谓是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超长期特别国债何以备受追捧?

按理说,超长时间的持有以及票面利率2.57%貌似并不具备绝对的优势,但为什么投资者会对其趋之若鹜,二级市场还出现首日的大涨呢?

首先,安全性。国债属于国家信用,也是无风险资产。投资长期国债可以获得安全稳定的长期收益,是稳健投资者所青睐的投资品种。目前利率下行趋势下,对于一些追求长期稳定的投资者来说,购买超长期特别国债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其次,稳定性。超长期特别国债追捧的背后,实际上也是当前资产荒的具体体现。同时,面对各类投资品的不确定性,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稳定性是这个时期投资者追捧的重要原因;此外,收益性。相比于当前的长期存款的收益,超长期特别国债还是具有优势的,性价比较高下,也容易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当然,如果从发行上看,因为目前只有少数银行以及少量的额度面向个人投资者开放,所以“狼多肉少”下,快速售罄就显得备受追捧。而也因此,不排除更多的投资者转为二级市场进行炒作,短期助推价格的上行,带来市场“繁华”的景象。

投资者是否真的能获得二级市场25%的收益?

对于此次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有两点需要特别提示的是:

1、超长期特别国债为记账式国债,在一级市场通过记账式国债承销团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上市后,个人投资者也可在二级市场向机构投资者购买。什么意思?就是这个债券,大家既可以选择持有到期收取固定的利息以及原来的本金,也可以进行交易,在二级市场进行买卖赚取差价,但两者的渠道是不同的。

2、投资目的不同的投资者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是以持有到期为投资目的的投资者,那么到期会获得固定的利息收益以及最终的本金。但如果是以二级市场买卖进行差价博弈的投资者,因为不用等到到期日就可以交易,而价格受到利率、情绪等多因素的影响上下波动的,所以最终可能赚也可能亏损。也就是说,如果是在银行购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只能享受固定的到期收益,而不会获利媒体报道的25%涨幅的收益,而这里25%的收益,主要指的是在交易所进行交易的实时收益。


因此,因为记账式国债的性质,对于交易为目的的投资者来说,就如同大家在二级市场炒股一样,超长期特别国债将有赚有亏,也就是机会和风险并存。而对于以持有到期的在银行购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投资者来说,主要还是以获得利息以及本金收益为主。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