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梁丰

出品 | 奶酪投研


在走过20年发展历程之后,广发基金日前迎来第五任董事长。

5月13日晚间,该公司官网发布公告称,原董事长孙树明因退休原因离任,由葛长伟接任。

此前,葛长伟担任广发证券副董事长、执行董事。资料显示,其出生于1965年7月,现年58岁,曾在安徽省人大财经委、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安徽省计委、中国神华集团运销公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办公厅、重庆市委、广东省委、广东省清远市委、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2019年资本市场开始逐渐回暖,权益市场火热,带动整个基金行业“乘风破浪”,广发基金的管理规模也水涨船高。但2022年后市场波动加大,该公司也难以避免地遭遇产品业绩回撤、管理规模缩水的考验。

随着今年股市反击战的打响,广发基金的管理业绩又有怎样的表现?

规模翻倍增长

多年来,广发基金的管理层相对稳定。刚刚离任的董事长孙树明,也出身于股东方广发证券,自2016年5月26日起出任广发基金董事长,至今已有八年。

资料显示,孙树明曾任职于财政部、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中国银河证券有限公司、中国证监会、广发证券。

孙树明在任的八年间,广发基金产品数量从不足100只增长到380多只,管理规模从2000多亿元攀升到1.2万亿元,行业排名也从第八进阶到第三。

尤其是在2020年至2021年权益市场爆发期,广发基金抓住机遇步入规模增长“快车道”,年增长率分别达53%和48%,并在2021年迈入“万亿俱乐部”。这两年其行业排名也迅速攀升,2019年末管理规模仅名列第十,而2020年末已升至第六,2021年末更是升至第三。

2022年三季度末,广发基金公募规模一度突破1.3万亿元,达到历史高点,排名行业第二。

若从2019年初算起,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的五年多时间里,广发基金的管理规模从4602亿元增至1.28万亿元,涨幅达1.8倍。

同时,广发基金旗下产品数量显著增加,特别是2021年产品数增加了62只。其趁着市场热度大举布局权益市场,当年新成立主动权益类产品32只,相比2020年的15只翻了一倍多。

此后A股市场步入调整通道,广发基金的管理规模也出现波动,2013年缩水315亿元,降至1.19万亿元。2024年一季度,其管理规模收复失地,增加967亿元,又升至1.28万亿元。

遭遇赎回压力

管理规模突飞猛进的广发基金,是否向投资者交出满意业绩答卷?

2023年,沪深300指数下跌11.28%,股市大幅调整让主动权益类产品大面积出现业绩回撤。广发基金旗下有可比数据的132只此类产品(只含主份额)中,有9只上涨,123只下跌,其中49只跌幅超过20%,12只跌超30%。

当年业绩表现最好的是广发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依托于去年四季度的北交所大涨行情,该基金全年涨幅达35.99%,同类排名3/2050。广发电子信息传媒产业精选A也取得不错成绩,年涨幅26.14%,排名2/511。

但同时,该公司旗下也有部分产品排名同类下游。比如广发高端制造A,去年跌幅达40.75%,在511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倒数第一。

此外,广发成长动力三年持有A、广发创新升级、广发成长新动能A跌幅分别为38.58%、37.5%、37.2%,同类排名为2039/2050、1384/1390、2032/2050,也相对靠后。

若将时间拉长到最近三年(截至2024年5月22日),该公司有可比数据的10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有11只上涨,89只下跌,其中61只产品跌幅超过20%;12只跌幅超过50%,在市场调整中抗跌能力偏弱。

比如,广发优势成长A、广发聚丰A、广发成长精选A跌幅分别达60.77%、60.3%、59.21%,同类排名418/422、1298/1303、1295/1303。

三只医药主题基金广发医药健康A、广发医疗保健A、广发创新医疗两年持有A近三年回撤幅度也较大,跌幅分别为59.08%、55.88%、55.23%,同类排名1294/1303、415/422、1280/1303。

值得一提的是,受市场波动影响,广发基金在2021年成立的32只主动权益类产品,至今累计收益率无一为正,其中24只跌幅超过20%,当初认购的投资者仍在亏损。广发优势成长A、广发成长精选A、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A净值均下跌过半,跌幅分别达59.61%、58.8%、52.12%。

相对抗跌的是广发均衡优选A,成立以来仅下跌0.84%。另外,广发价值优选A、广发睿铭两年持有A、广发价值增长A、广发沪港深精选A、广发价值驱动A累计跌幅也均小于10%。

今年业绩回暖

市场总要在漫长的煎熬后才能迎来曙光。今年2月,A股开始显露出触底反弹的姿态,权益基金的业绩也透出几分暖意。

今年以来(截至5月22日),广发基金旗下主动权益类产品业绩仍有分化,部分产品反弹强劲。有可比数据的138只产品中,有73只获得正收益,占比为53%。

其中,广发资源优选A、广发睿智两年持有A、广发沪港深新起点A年内涨幅已超过20%,分别为25.21%、20.61%、20.09%,同类排名3/549、42/2346、12/549,表现较为亮眼。

同时也有五只产品年内跌幅超过10%,包括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广发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广发科创板两年定开、广发改革先锋、广发聚丰A,跌幅分别为21.92%、21.48%、15.18%、14.15%、12.13%,同类排名2327/2346、2325/2346、2234/2346、1335/1389、2137/2346。

在本轮反弹中,资源类周期股掀起卷土重来之势,成为部分主动权益基金“回血”的重要推手。广发资源优选A就是其中典型,其重点关注资源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一季度末重仓股均来自有色金属和能源板块。

广发睿智两年持有A投资于A股和港股,其一季报显示,“本基金整体仓位提升,提高了港股互联网和有色行业的配置。”今年以来恒生指数涨幅为12.6%,该基金重仓股中国有色矿业、美团年内涨幅分别为55.36%和47.25%。同时,其持有的A股公司海信家电、紫金矿业,年内涨幅也分别为92.4%、47.91%。

反观业绩欠佳的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一季度末前三大重仓股为浙海德曼、华晨设备、圣泉集团,今年以来分别下跌23.24%、23.38%、14.08%。

其一季报显示,“本基金顺着成长创新的方向,寻找具备改变时代基因的伟大企业,本报告期内布局了人工智能、新消费、传媒等方向。”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成立于2023年3月10日,其净值波动较为强烈,成立后一度上涨40%,之后又迅速回落,在今年初市场跳水中受挫颇深,目前累计收益率为-6.65%。该基金各季度重仓股均有明显变化,配置的行业集中于信息技术、工业、材料。

年内跌幅同样超过20%的广发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曾在去年的北交所行情中崭露头角。然而随着今年北交所风光不再,相关主题基金也回归沉浸。

该基金成立于2021年11月23日,虽然净值在今年初冲到高点,但成立以来还未回本,累计收益率为-5.35%。

总体而言,今年以来广发基金的业绩还是呈现出一些亮点。能够成为管理规模超万亿的“大厂”,说明公司受到更多投资者的信赖。在规模壮大后,更重要的是提高产品业绩的稳定性,为持有人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

END

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转载请联系授权。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奶酪投研。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