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NMPA官网显示,礼来GLP-1R/GIPR双重激动剂替尔泊肽注射液在国内获批上市,适用于在饮食控制和运动基础上,接受二甲双胍和/或磺脲类药物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成人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创新药ETF沪港深(SZ159622)$

替尔泊肽注射液是首款治疗2型糖尿病的GLP-1R双靶点降糖药,每周一次给药,曾在大型III期临床中头对头击败司美格鲁肽,引发热议。在美国,替尔泊肽于2022年5月获批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去年年底又获批减重适应症。这款新一代GLP-1多肽类药物显现出惊人的商业化潜质。2022年9月才刚上市,降糖药Mounjaro2023 年全年销售额就已达到51.63亿美元,而减肥药Zepbound上市不到两个月就拥有 1.758 亿美元的收入。2023年全年替尔泊肽的总销售额已达到53.39亿美元。2024年一季度,Zepbound的销售额更是达到5.174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3.73亿美元,且今年有望突破10亿美元成为“重磅炸弹药物”。

市场观点认为,礼来的替尔泊肽打破了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长期占据GLP-1减肥药市场的霸主地位(据临床研究结果显示,Zepbound给药72周后减重效果高达22.5%,而司美格鲁肽给药68周后减重效果为14.9%,也就是说,简单粗暴看数字,似乎替尔泊肽的减肥效果更好哦)。如今,这款重磅药物也终于在中国获批上市。此外,减重适应症当前也在国内处于上市申请阶段,正在审评中。

对于火热的GLP-1减肥药赛道,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比拼的不止产品效果本身,为了抢占更多市场,它俩还在PK产能。礼来曾对外宣称,过去三年在全球生产基地的投资超过了110亿美元,今年4月还投资25亿美元在德国建厂扩产;诺和诺德除斥资超百亿美元增加投资扩建或新建工厂外,还在今年2月以110亿美元收购CDMO龙头Catalent的3个灌装工厂和相关资产。

GLP-1减肥药市场的激烈竞争与巨额投入,自然也吸引了中国药企的入局。

纵观国内GLP-1赛道,目前国内已有超百款GLP-1类新药进入临床阶段,除了“卷”,还很丰富:既涉及单靶点、双靶点、三靶点、口服小分子、生物类似药等药物类型,也覆盖了Biotech、Biopharma、Bigpharma等各类药企。

其中,GLP-1双靶点管线数量不在少数。信达生物GLP-1R/GCGR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进度领先,已向NMPA申报上市,预计今年或2025年获批,有望成为首个国产双靶点减重药;恒瑞医药在近期启动了GLP-1R/GIPR双重激动剂HRS9531治疗肥胖的Ⅲ期临床试验,预计2025年7月完成。另外,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还有:博瑞医药GLP-1/GIP双重激动剂BGM0504、翰森制药GLP-1R/GIPR双靶点激动剂HS20094、众生药业RAY1225、华东医药GLP-1R/GIPR双靶点长效多肽类激动剂HDM1005等。

比双靶点更高阶一点的是多靶点。目前,国内在研的GLP-1三靶点药物管线不多,其中华东医药、联邦制药和民为生物是这一领域的先行者。从礼来的Retatrutide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可能刷新减重纪录的数据看,该类药物颇具前景。

给药方面,除注射剂型外,国内药企也布局了超10款口服GLP-1R管线,包括恒瑞医药HRS-7535、甘李药业GZR18片、华东医药HDM1002片和信立泰SAL0112片等。根据Ⅰ期研究结果显示,HRS-7535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支持每天1次给药,治疗4周后可使体重较基线下降4.38 kg。

“利空出尽”,创新药有望成为行情的矛

值得注意的是,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将于5月31日至6月4日在芝加哥召开,ASCO会议是每年临床数据展示的重要国际会议之一,近几年国内药企在该会议上的数据读出逐年增加,体现出国内药企的药物研发能力日渐增强。临床数据的读出对于创新药公司是重要的催化剂和里程碑事件,随着国产创新药研发进度在国际上的顺位愈发靠前,分子和临床设计的差异化越来越大,数据读出对于验证分子的成药性、测算分子的市场空间以及出海潜力也越发关键。建议关注拥有差异化设计和出海潜力的重磅品种的创新药公司。

市场观点指出,近期,在美国经济数据公布后,市场对年内降息预期重新升温,以及 4 月 30 日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的催化下,创新药板块表现极为亮眼。随着年报及一季报披露完毕,医药板块属于 " 利空出尽 ",在业绩真空期和宏观流动性预期改善下,创新药或成当前医药行情的矛,或将受到积极关注。

东吴证券表示,板块处历史大底部,多因素支撑医药板块企稳回升。主要原因有四:其一医药政策积极转变。国内创新药产业地位上升、国常会针对医药工业、医疗装备2023-2025的高质量发展等;其二在生命科学领域国际化进程加快。国内创新药海外授权屡创新高、FDA获批产品数量稳步增加;其三医药板块极刚性需求。未来10年每年加入60岁的2400万人支付能力强;其四医药板块连续下跌4年,2024年PE约为20倍、估值切换后大批公司估值PEG显著小于1,大部分个股估值约15-20倍。

截至2024/5/17,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估值(PE-TTM)为20.9倍,处于指数发布以来7%的历史低估位置,比历史上93%的时间都更具性价比(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Choice金融终端,东财基金整理,2020/02/20-2024/5/17)。

目前创新药企重磅新药收入高速放量,研发和销售费用指标改善,盈利能力提升,商业化进入加速收获期,创新药估值与筹码结构均具备走出大行情的前提条件,考虑当下基本面政策面的拐点位置,叠加老龄化背景下医药行业长期的成长趋势,后续有望迎来持续催化,创新药中长期布局的重要窗口期或已来临。

(以上信息来源:公司公告,东财基金整理)

 

创新药新周期开启,一键布局50家沪港深头部创新药企业

创新药ETF沪港深(159622)

注: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和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

$恒瑞医药(SH600276)$$药明康德(SH603259)$#外资真金白银涌入A股,3100点保卫战稳了?##美容外科可打玻尿酸等注射类项目##合成生物板块活跃,行情持续性几何?##低点算已涨超30%,创新药板块反转了?##美新版生物安全法案通过,CRO企业何去何从?#

买ETF,上东财!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