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聚焦“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新能源、轻量化”、“解决新材料 ‘卡脖子’技术”主题,为国家支柱产业、重点工程和各行业提供个性化的高分子新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坚持走自主创新、替代进口的道路。主要产品包括高性能尼龙、高性能工程化聚丙烯、高性能塑料合金、塑木环境建筑工程材料、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弹性体材料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通讯电子电气、环保建筑工程、医疗健康等领域。

南京聚隆十大看点

(1)新能源领域

持续布局持续布局新能源领域创新发展,坚持走自主创新、替代进口的道路。今年以来,公司持续加快推进高熔体强度挤出吹塑级尼龙材料、低气味增强尼龙、超临界模压发泡聚丙烯等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同时在储氢罐内胆材料、电池芯层隔片材料以及底护板材料、光伏支架材料等诸多方向积极探索,形成“技术储备+技术产业化”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公司已有阻燃PC/ABS产品终端应用于储能系统中的液冷盖,并实现批量供货,另外同时在电动力板块、光伏板块也有少量供货。未来公司将持续关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与发展,致力于成为杰出的国际一流的新材料公司。

(2)可用于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

请问董秘:贵公司的相关材料有开始进行机器人领域的应用研究么?是否把机器人材料作为下一步发展方向之一?

南京聚隆: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研发,并聚焦“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新能源、轻量化”“解决新材料 ‘卡脖子’技术”等主题,致力于为国家支柱产业、重点工程和各行业提供个性化的新材料和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公司技术研发路线清晰,坚持开展以特种尼龙、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为主的特种高分子材料研发应用;提高特色工程塑料、通用塑料技术升级和工艺完善;在复合材料发展方向,一方面提升热固性复合材料的生产制造工艺,另一方面加大热塑性复合材料、生物基资源循环材料开发力度;加大阻燃、绝缘、隔音降噪、导电、导热、电磁屏蔽、生物降解阻隔等功能性材料的研究;不断丰富动态硫化类产品体系;提升PCR产品性能,加快生物基、可降解改性塑料的产品应用开发。公司非常感谢投资者对公司提出的宝贵意见!

(3)聚醚醚酮(PEEK)

据悉,聚醚醚酮(PEEK)材料是一种高温热塑性材料,具有耐高温、耐磨、耐腐蚀、自润滑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航空航天、军工和医疗等领域。在人形机器人领域,PEEK材料与碳纤维复合使用成为重要趋势,以提升材料强度。目前,国内已有厂家应用PEEK材料于人形机器人的关节、轴承、齿轮等部件,形成配套生产链。其具有机械性能优良、耐高温性能好、耐磨性能强、重量轻、化学稳定性高的优点,不仅能够提高机器人的负载能力,还能提高其灵活性,助力人形机器人进阶高端领域。

2024年5月17日盘中讯,MordorIntelligence指出,PEEK材料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2024年PEEK市场规模达56亿元,2029年达82.3亿元。

公司开展以特种尼龙、聚醚醚酮(PEEK)为主的特种高分子材料研发应用。

公司研发的 PEEK 、 PPS 等树脂为基体的系列功能化材料,具有吸波、透波、低介电、低翘曲变形、高尺寸稳定性、可金属化等特性,产品已成功应用于通讯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并为部分客户提供了批量精密制件。

(4)无人机低空经济概念

南京聚隆仅去年就承接多家企业无人机业务,它们来自交通领域、物流配送领域的、飞机制造领域…。
2023年度:报告期内,控股子公司聚隆复材承接了国内多家企业的无人机的零部件生产及装配,应用于城市交通、物流配送等领域。聚隆复材在无人机零部件生产、整机装配技术及质量控制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对产品成型工艺不断创新,产品性能、技术水平、稳定性和可靠性均得到明显提升,在产品质量、交付周期以及售后保证等方面得到客户认可。聚隆复材成功中标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无人机项目,项目内容包括完成机体结构设计、制造、装配、测试总包服务等,该项目将于2024 年完成交付。

(5)碳纤维概念

低空经济的原材料是碳纤维,一旦飞行汽车漫天飞舞,碳纤维将会材料将会迎来空前绝后的持续性供不应求。

聚隆复材配合客户完成无人机基站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应用于线路检测、水面检测、高速口等无人机巡检领域。聚隆复材开发了碳纤维材质医疗床板等产品,进一步扩大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应用市场。南京聚隆作为碳纤维龙头,目前刚刚起步

(6)电磁屏蔽概念

英伟达GB200需求、进度超预期,核心增量在于铜互联,即在rack内部使用高频高速铜线缆进行GPU间的数据互通,以推动大模型训练和推理。

铜互联相比光通信具有成本低、功耗低、易于布线和维护等优势,但也存在一个较为致命的弱点,就是铜缆很容易受到电磁干扰影响(而光纤几乎不受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市场炒作从铜缆开始扩散到电磁屏蔽概念。

通过特殊材料制成的屏蔽体,将电磁波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其电磁辐射受到抑制或衰减。

5G毫米波穿透力差,衰减大,覆盖能力会大幅度减弱,对信号的抗干扰能力要求很高,需要大量的电磁屏蔽材料。

电磁屏蔽材料形式多样,有导电塑料、导电硅胶等形式,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中,由于产品结构紧密,产品空间有限常使用电磁屏蔽膜来阻断电磁干扰。

南京聚隆相关材料可以吸收杂波信号,抑制了电磁波干扰信号,减少雷达信号读取中的杂讯、漏报和误报,已在吉利汽车稳定应用。为加快国产化替代,"上汽大众一南京聚隆联合创新实验室"正在开展吸波材料研发。

(7)合成生物概念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获得授权专利128项,其中66项为发明专利。公司参与多个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制定。公司作为主要起草、参与起草单位,编制的标准有《工程用生物基复合材料术语》( GB / T 30816-2014)、《塑料聚酰胺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GB / T 32363.2-2015)、《绿色产品评价木塑制品》( GB / T 35612-2017)、《塑料汽车用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 PP )专用料》( GB / T 37881-2019)、《电动汽车充电桩壳体用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PC / ABS )专用料》( GB / T 39710-2020)、《塑料聚丙烯( PP )熔喷专用料》( GB / T 30923-2022)、《塑木复合材料铺板、护栏和围栏体系性能》( GB / T 29419-2023)、《塑木复合材料挤出型材性能测试方法》( GB / T 29418-2023)等国家标准;《组合型塑木平托盘》( BB / T 0020-2017)等行业标准。

南京聚隆还编有合成生物相关标准编制的标准有《工程用生物基复合材料术语》(GB/T 30816-2014)

(8)核心竞争力

技术研发优势 在研发团队的努力下,公司多项研发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并连续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火炬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类科技项目。公司除了自主研发,还依托“两中心两站一室”平台,并以项目为载体通过产学研联合开发的方式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校科研设备及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合作优势,努力实现双向互动,着眼于行业前沿趋势,前瞻性地提前做好相关技术储备和产业布局,为公司技术创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显著提升了研发队伍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有效将产品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9)业绩持续成长

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8.29亿元,同比增长7.11%;实现归母净利润7254.81万元,同比增长30.94%,取得了上市以来最好的经营业绩。

核心业务销售额四连增:从营收构成来看,新能源汽车及传统汽车是南京聚隆最重要的业务板块。2023年,其占公司营收比重约为74.23%,实现销售额13.58亿元,同比增长18.34%。相关业务领域已连续四年保持增长态势,且均保持两位数的同比增长。据统计,2023年度相较于2019年度,销售额的增幅达到145%。

南京聚隆(300644.SZ)公布2024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营业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39.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85.78万元,同比增长87.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93.46万元,同比增长100.12%;基本每股收益0.2131元。

(10)新建项目带来业绩增量

可转债募投项目带来增量,增强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公司募投项目包括“年产5万吨特种工程塑料及改性材料生产建设项目”和“年产30吨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项目一的产品特种工程塑料及改性材料与公司现有产品在原材料供应、生产流程、环保处理和质量控制等各个方面基本一致,拟通过更加先进的设备、工艺提升产品品质,并为季节性生产高峰建立一定的产能储备,其后续实施不会改变现有生产经营模式。项目二产品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是公司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特性,是公司基于现有的技术储备,以新材料产业链为依托,对现有业务的进一步拓展。碳纤维制件产品可以丰富公司的产品架构,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极,增强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结论:南京聚隆进口替代新材料,新质生产力代表,新能源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未来巨大发展空间,对标可比公司估值,今年目标价60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