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数据显示,作为世界产能和产量均位列第一的电解铝大国,我国铝灰年产量超300万吨。同时,新修订的《国家危险名录(2021年版)》明确把铝灰渣纳入国家危险物名录,按危险废弃物相关要求进行管理。瀚蓝充分利用已有的危废处置项目基础,建设3万吨/年铝灰渣资源化利用处置项目,从危废铝灰中提取金属铝用于制备可燃性气体,生产氨水、高铝料,实现了铝灰渣全量化资源利用,有效解决铝灰处理问题,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和铝行业可持续发展。

瀚蓝铝灰渣资源化利用处置项目

01

痛点问题

2021年,铝灰渣被新版《国家危险名录》列为危险,这意味着对铝灰渣全生命周期管理正趋于强化。同时,铝灰渣的处置问题正成为铝型材行业的巨大挑战。铝灰渣中存在活性金属成分,其中的氮化铝、金属铝、碳化铝等遇水会产生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如得不到妥善处置,存在安全风险。目前,传统的铝灰处置方式为填埋或露天堆放,不论是产灰企业历史堆存铝灰还是现状堆存铝灰,都易对土壤、空气、水体造成污染,对生态环境、生态平衡形成极大的压力。

作为中国铝材加工制造大省,广东省共有铝加工企业300多家,铝加工行业产生的铝灰渣总量约20万吨/年。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广东也面临危废铝灰渣产量大的困境,省内铝灰处置能力缺口亟待补齐。此外,国内对于铝灰处置的综合资源化利用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亟待探索“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解决路径。

02

解决方案

瀚蓝铝灰渣资源化利用处置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年处理规模可达3万吨,项目所利用的铝灰渣均来自广东省的铝加工企业和铸造企业,填补了广东地区大型铝加工企业附近规模以上专业铝灰渣处置项目的空缺。

区别于传统铝灰处置模式,瀚蓝在铝灰渣进行“无害化”处置的基础上,全面对标“无废城市”建设,挖掘“城市矿山”,实现铝灰渣全链资源化绿色利用,并创新打造了固体污染防治协同机制。项目采用铝灰渣湿法全量资源化利用技术,处理后形成高铝料、氨水、可燃性气体、复合盐晶体等。每年可产生高铝料3万多吨,外售陶瓷材料厂、制砖厂等,替代铝土矿用于生产陶瓷、建材等产品;产生的氨水用于园区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烟气脱硝;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氢气可应用于绿色工业服务中心的焚烧车间;产生的复合型盐交给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同时,项目与同在佛山市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内的佛山绿色工业服务中心共用基础设施、环保设备等,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实现降耗和物料消耗。项目实现全过程废水零排放,铝灰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达成延伸绿色产业链的目的。

03

成效

(一)社会效益

项目采用经济、高效的铝灰处置利用技术,最大程度回收铝灰中的有用资源,达到危废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有效解决了铝灰污染难题,加快铝灰加工产业化进程,形成铝灰资源回收体系,对助推区域制造业、铝工业绿色高效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项目年利税数百万元,提供了数十个新增就业岗位,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环境效益

项目实现铝灰渣危废的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有效解决、缓解铝灰堆存、传统处置过程中产生的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态平衡等一系列环保问题。同时,处置过程中,项目实现对大气环境、水环境“零影响”,助力生态环境保护。

(三)经济效益

项目实现铝灰渣全量化资源利用,产生更高资源转化附加值的产品,进一步为企业利润增长助力。同时,项目与园区内的其他项目实现资源、能源共享,发挥减污降碳协同效应,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此外,项目还获得了由国家设立的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支持。

(四)企业文化

瀚蓝秉承“共建人与自然和谐生活”的发展理念,实现了铝灰渣全量化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助力破解铝灰污染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推动铝灰、固废处理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04

展望

瀚蓝将持续推进固体污染防治协同控制,推动工业固废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探索危废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路径。同时将高标准运营,不断探索关键技术的突破,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进一步提高铝灰渣的高效资源转化,提高铝灰渣的资源化利用率,发挥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助力“无废城市”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企业力量。

瀚蓝社会责任竞争力案例

瀚蓝致力于通过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解决产业和社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创造显著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创新探索商业模式,助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瀚蓝创新提出责任竞争力管理的“六有”特征--国家有需要、行业有痛点;瀚蓝有优势、业务有创新;行动有实效、文化有增益,并据此梳理出具有代表性的社会责任竞争力案例。

(瀚蓝环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