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可以肯定告诉大家,全球经济体80%经济处于收缩区间的。欧洲的滞涨,我们的收缩,老美的达摩斯之剑高悬。你以为老美不想降息的吗,说不好听点,那个领导不想把钞票当纸一样印刷。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开动印钞机应对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一份来自国家数据中心给我们惊人的数据。我国短短5个月时间内增发货币达五万亿,而如今又在发放长期国债和万亿级别的国债,可以说钞票就像水龙头的水一样被不断释放。然而大家意外的是股价与物价稳如泰山。而随着利率的不断下行,钱存在银行就如同冰糕放在夏天的阳光下,怎么消失的你可能都浑然不知。而房价颓势不振,利率下行,资产配置成了中老年人临近退休“微妙小舟”。

      要知道,美国自2023年启动的7000亿美元增发货币行动,累计金额已经高达30万亿美元。而目前美债规模高达35万亿美金,全球众多国家甚至自己盟友都在减持导致美债信用面临巨大危机。而我们也从上万亿美债现在减持到7000多亿美债,未来依然在减持的路上。你以为老美不想降息的吗,说不好听点,那个领导不想把钞票当纸一样印刷。老美害怕一旦美元资产信用失去,对于他来说就面临灭顶之灾,而对于全球资产则构造新的格局。

      美国累计印钞超过了惊人的30万亿美元。美国的做法引发欧洲、日本等其他经济体也纷纷加入了印钞的行列。这些行为的直接后果,我们已经在西方股市、物价、房价的变化中看到了显著的体现。美国、日本的资产价格几乎是一路飙升,房价涨幅年年超过10%,股市也是创出了一个又一个新高。甚至印度等全球股市也创新高。当大量的货币被投入市场,它们必然会寻找出口,最终反映在各类资产价格的上涨上。

然而,在这个全球印钞大潮中,中国似乎是个例外。虽然我们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货币发行,总量甚至超过了前述的三大经济体,但无论是股市下跌,房子下跌,物价下跌,很多人做生意的都觉得生意难做。这一现象,无疑让很多人感到困惑,这些印出来的钱都去哪儿了呢?

答案可能并不复杂——这些钱大多数被储存在了银行体系中,没有真正流入到实体经济当中。这其实反映了中国在货币政策执行中的审慎和克制。我们的政府和央行在放水的同时,也希望这些资金能够更多地用于实体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而不是简单地推高资产价格。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调整,以及经济活动的恢复,这些潜藏的资金终将找到出路。资金不可能一直在银行空转,那样意味着金融风险表内酝酿,那么一旦这么大规模资金开始外溢,意味着一些资产会直接受益

从2017年以后表外收缩,降杠杆,促调控进行,导致社会投资不断下行趋势 ,社会生产下行也导致资源等下行,而如今社会需要重新刺激经济走强,在前期库存不足和低位的情况下,未来补库存带动产品加强的上扬,对上游资源品会形成明显的拉动作用。

一方面,政府对房地产开发和购房的资金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尤其是在一线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虽然周边房价短期很难有起色,但是对于核心区域房地产则形成重要利好和推动作用。这两大因素的叠加,极有可能引发上游资源的新一轮上涨。

随着政策信号的明确和市场信心的恢复,老美美元信用收到各种因素影响。全球货币超发形成很强的溢价效应,这种预期一旦形成,就会形成自我强化的循环,货币无限制供给,对于稀缺性产品会产生很强的溢价效应,不可再生的资源品,以美元和货币计价的稀缺企业,高股息和稳定分红的企业,都会成为未来资金避险重要方向。

目前来看,我们未来宽松包括货币和财政都是预期明显的,欧洲的滞涨也需要不断刺激,老美降息已经箭在弦上而已。而国际博弈加剧也正是经济下行的直接表现。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