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 李佳佳 李贝贝 北京报道 2024-05-26 07:12:00

摘要:随着光伏行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集群规模效应及数字化转型愈发成为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近日,《华夏时报》记者走进隆基嘉兴基地,切实地感受到了AI智能对传统工业的颠覆和升级。

图为隆基嘉兴基地工厂车间

随着光伏行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集群规模效应及数字化转型愈发成为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近日,《华夏时报》记者走进隆基嘉兴基地,切实地感受到了AI智能对传统工业的颠覆和升级。

在车间现场,记者看到,智能AGV小车有条不紊地运作,一列列机械手臂在不停地有序工作,智能优化每日投产方案、更柔性自动化的生产、AI质检等智能化、数字化的应用随处可见。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这是全球首座光伏灯塔工厂。

隆基绿能副总裁张海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这个过程很艰苦,打造灯塔工厂也并不是为了成为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是我们认为光伏行业需要灯塔,需要真正的智能制造。”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汪小帆指出,灯塔企业的投资并非“面子工程”,而是“快准狠”产生价值效益。

背后是新质生产力的提升

什么是“灯塔工厂”?据悉,灯塔工厂是由世界经济论坛牵头并联合麦肯锡于2018年提出的一项“全球灯塔网络倡议”,主要是为制造业的大规模数字化转型提供全球认可的推广加速平台,遴选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尖端技术应用整合工作方面卓有成效,堪为全球表率的领先企业。

因此,灯塔工厂还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入选 “灯塔工厂”也就意味着成为“数字化制造”和“工业化4.0”示范者。有关数据显示,全球有153家灯塔工厂,截至去年11月,中国有62家灯塔工厂。

谈到“灯塔工厂”需要哪些标准,汪小帆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首先,要有足够多的用例,虽然真正评估的时候就看五六个用例,但一个工厂五个和三十个用例是不一样的。其次,用例要有足够的先进性,真正的灯塔是一个精神,是一个引领,这些用例是不是能够代表行业里面最先进的用例,从一个企业能够复制,并且扩展到更多的行业,更多的企业里面。

然后,要有真金白银的效应,以及背后运营指标的提升。灯塔不单单是灯塔本身的事情,背后是一个新质生产力的提升,需要有真金白银的效应出来,所以在评估的标准里面这一点也非常重要。最后,灯塔工厂不单单是做一次的灯塔,后面还要持续精进和迭代,这个背后需要数字化团队的能力和数字化技术的沉淀和能力。

AI成为生产管理大脑

记者了解到,2023年12月14日,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最新一批“灯塔网络”的名单中,隆基嘉兴基地成功入围,这也标志着我国诞生了“全球光伏行业首座灯塔工厂”。5月23日,记者实地走访了这座工厂,切实地感受到了AI智能对传统工业的颠覆和升级。

在这里,记者发现,灯塔工厂不是简单地对生产线自动化与智能化方面的改造,而是让AI智能成为生产管理的大脑,基于大数据模型,不断自主革新,实现了真正意义的智造升级自驱力,提质增效。

走进工厂车间,随处可见生产基地的先进性,车间内的宽敞、整洁,人员数量较少,智能AGV无人搬运小车正在有条不紊地运送,机械手臂也在不停地有序工作,并且每一个环节处都设有一块显示屏,持续地刷新着当日的生产状况。

在中央智能复判室里,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AI质检贯穿产品生产全生命周期,如通过AI技术,每18秒可以完成12个电池串的异常识别,并精准追溯定位出错机台,快速生成解决方案,点对点发送至区域负责人。并且,这些方案都会被系统储存和学习,下次遇到问题能迅速解决。不仅如此,记者还了解到,隆基灯塔工厂中还应用了电池片AI智能分配和更柔性自动化的生产、订单生产交付周期智慧管理等黑科技。

其中,在工厂人力方面的管理,令记者眼前一亮。在传统工厂里,人力的调度与管理是极为繁杂的任务,然而这套智能人力管理却能使该项工作变得更为轻松且匹配度更高。公司上千名员工的出勤状况一目了然,且能够一键分配。借由颜色备注就可轻松对新员工与技能丰富的老员工加以区分,有员工请假也能够及时进行调配,每个绩效情况清晰可见,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进而保障产品的品质。

灯塔工厂是开端

一连串数据确实也验证了灯塔工厂的先进性,记者从隆基方面获悉,嘉兴基地灯塔工厂建设了超过30项数字化用例,产品品质可靠性方面提升了43%,产品生产交付周期缩短了84%,基地整体的单位能耗降低了20%。

对于灯塔工厂,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秘书长吕芳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向《华夏时报》记者阐述了其意义,“灯塔工厂代表着世界高度,全球高度。在光伏领域,全球唯一的一座灯塔工厂花落中国,无论是对于隆基,还是对于中国光伏产业而言,其意义非常大,尤其是最近产业链在全球重新布局的过程中,这再一次向全球夯实了中国光伏产业的产业化水平的确是的。”

“灯塔工厂照亮了中国光伏产业的自信之心,以及光伏产品突破极限的一种可能性,也照亮了光伏制造和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之路。”吕芳说。

张海濛告诉记者,尽管今年光伏能源行业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但机遇与挑战往往都是并存的。灯塔工厂是开端,是全面突破行业冰点的集结号。把工厂当一个产品来做,经过这次的灯塔工厂建设,公司具备了相对比较标准化和快速交付一个新工厂的能力。

汪小帆认为,灯塔企业的投资并非“面子工程”,而是“快准狠”产生价值效益。灯塔不是目的而是精神,数字化不是目的而是途径,真正的目的是企业的领先和行业的引领,是中国新质产能的升级和变革。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