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比亚迪海鸥月销量破万了!

不过此破万,非彼破万——2024年4月份,比亚迪海鸥月销量为9995辆。

要是其它品牌,这个成绩可以开个庆功宴,但放在比亚迪这里,足够开个反思大会了。若是在长城哈弗,也许已经上微博自我检讨了。

原因很简单,比亚迪海豚的下滑速度超出想象。

去年比亚迪海豚狂销36.7万辆,月均销量在3万辆以上;上市33个月,累计销量超过66万辆。但2024年以来,海豚的销量就再也没有超过2万辆,2月份和4月份两次跌破万辆大关。

比亚迪海豚

那么,去年还是甄子丹一般以一打十的车型,今年怎么就突然滑落了,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海豚这个车是怎么火起来的。

海豚是一款车长为4125mm的纯电小型车,续航里程分为302km和420km两种,有着年轻、时尚的外观,基础配置方面也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这种车型的定位很明确:市区代步车,针对的是时尚青年、带娃宝妈、单身贵族等群体,因此一经上市,迅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销量不断攀升。

比亚迪海豚上市之前,已经有欧拉等厂商在打小型车的主意。与此同时,大众POLO、本田飞度等同级别燃油车当时也有着不错的竞争力。但海豚上市后,这些车型迅速败阵,本田飞度之类的燃油车在性能强悍的海豚面前不堪一击,而欧拉好猫之类的车型整体实力又不足,海豚迅速确立了优势。

可以这么说,消费者要想买一款纯电代步小车,海豚几乎是最优选择。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海豚等于说自己占了一个独特的生态位,同级别车型中罕有敌手,因此在市场上大肆收割。

比亚迪海豚

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小型车、微型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海豚是如此,一代神车五菱宏光MINI EV、早期纯电微型车霸主奇瑞小蚂蚁也是如此。再往前看,本田飞度、大众甲壳虫、大众POLO、奇瑞QQ之类的车型,也是在红极一时之后迅速滑落。

主要的原因在于,海豚这种车型只是看上去很美,但它只能收割那些特定用户:家里有车、海豚是第二辆车、家里有充电桩或者充电方便、对价格不敏感的人群。等这些第一批的用户收割完之后,销量下滑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纯电小型车、微型车能抢占市场,有一个看上去似乎很合理的理由:价格便宜。但如果站在普通用户的角度来说,它其实一点儿也不便宜,也没有什么性价比。

目前在售的比亚迪海豚官方指导价为9.98万元,只比宋Pro DM-i便宜了一万元,但后者明显空间更大、配置更高、动力更强,而且还没有续航焦虑。

用户花11万元买一款宋Pro DM-i,就可以满足一个五口之家的日常用车需求,既能通勤也能跨省市自驾游;但同样的价钱如果用来买海豚,它只能起到日常代步的作用,空间小、续航短、动力弱,出远门还会有续航焦虑,突出的就是一个“功能单一”。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买海豚的消费者,其实购车预算都是比较高的,家里一般也有其它车型去满足日常需求,因此才会选择海豚这种10万元级别的代步车。

此前王传福说过,中国60%以上的家庭都没有车,而且纯电车型并不适合作为家庭第一款车,因此成本较高,续航焦虑的问题短期内也无法解决。家庭用户是中国汽车市场上的主力,但大多数的家庭用户实际上都没有“花十万只为代步”的能力。

除此之外,同价位其它车型的上市,也在不断化解海豚的优势。这里边最典型的就是比亚迪元UP,这是一款纯电小型SUV,价格比海豚还便宜,但却有着更大的内部空间,而且价格比海豚还低。对家庭用户来说,用车功能广泛的元UP显然是更划算的。

比亚迪海豚

不仅如此,五菱缤果等竞争对手的实力也在逐渐提升,它们在整体性能上比不过海豚,但价格更为低廉。既然都是为了代步,那么90kW与100kW的功率、300km与400km的续航,又有多大区别呢?

实际上,过去两年海豚销量的爆发,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当时市场上可选的纯电小型车并不多,但经过不断的内卷,现在10万元的预算就能买到一款不错的新能源车型,消费者自然就没有多少购买海豚的动力了。

不出意外的话,海豚的销量将很难回到巅峰状态,接下来的时间里,能维持月销过万就算不错。这并不是因为海豚的产品性能变差了,而是新能源汽车市场越来越成熟,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他们很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对比亚迪来说,海豚销量持续下滑确实不是什么好事儿。但仔细想想,从海豚手中抢客户的宋、元不也是比亚迪的吗?而且,在消费者更加理性之后,照样会买比亚迪其它车型。市场越来越成熟,这不正是比亚迪想要的吗?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