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讲一下眼下这个行情最缺的是什么?

首先,好消息不缺,周末好消息很多,有些非常重磅,影响还是长期的。

好消息一:减持新规

5月24日晚间,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则,同时修订《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这是我国首次以部门规章形式对上市公司减持做出系统性规范。  《减持管理办法》针对绕道减持、大股东违规减持、违规减持后惩处措施等做出系列规范,

概括而言具有三大看点。   

1.全面封堵各类绕道减持。   

2.从严打击大股东违规减持。

3.违规减持者:责令购回+立案处罚

短期、长期都是利好。

好消息二:乘用车市场

4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27.2万辆,环比下降4.1%,同比增长27.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3.5%,占有率同比提升8.4个百分点。新能源车的行情,大方向肯定没结束,因为它本身就有三方面的加持。一是产业结构转型;二是国产替代;三是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

好消息三:IPO撤单

沪深两大交易所5月迎来一轮IPO“撤单潮”。5月1日至21日,沪深两大交易所已有20家IPO企业选择“弃考”。其中,部分拟IPO企业已披露的过往财务数据未及新规标准;一些拟上市企业或存在大额分红行为;另有企业因迟迟未拿到发行批文,在过会后选择放弃上市。

从股市到经济,周末利好各种都有。

缺的是什么?最明显的还是信心缺乏

缺乏对基金的信心

5月22日,8只权益类基金发布合同生效公告,其中6只基金发行募集规模不足1亿元,甚至有4只基金以不足5000万元的迷你规模成立。Wind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成立的28只发起式权益类基金中,仅1只新基金发行募集规模超过2亿元。

显然,过去两年基金形象崩塌。缓过来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

缺乏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信心。

近年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目前按照1公桩=3个私桩的测算,中国2024年增量市场的纯电动车的车桩比已经1:1,绝对领先世界其它国家数倍水平。但看看新能源汽车板块的表现。平台搭好,市场却觉得会卷到没法赚钱。

到底为啥缺乏,不去细纠了。总之,现在机构的积极参与,只限于局部。而对于个人,就是眼前好才是真的好。这个好,看的不是眼下也业绩,而是业绩复苏大环境下,机构愿意积极参与。这可以参考之前的核电板块。去年国家队核电投入加大,直接导致核电板块的相关股票,表现的就是非常强劲。这种强劲,很多时候并不是表现在股价上,而是即便遇到下跌,机构行为也非常积极。


对于「机构行为」积极的表现,我一般不看该股涨跌,也不看资金流进流出,因为那些都比较无序,今天上涨未必明天继续涨,今天资金流入,可能明天直接就流出了。所以我是直接量化「机构行为」。大级别上可以看到长时间的「机构行为」活跃。而小级别上,可以看到机构强力的回吐行为,说明细节上,机构在通过波动,尽力制造差价,降低成本。通常,这两种行为特征都具备了,就说明这里面的机构是很明显锐意进取的。

就比如特力A,我们看下图,周级别上代表「机构行为」积极参与的橙色柱状就是持续不断。

同时,在日别上,只要一回落,不用几天时间,就能出现蓝色与红色并存的柱状,其中蓝色代表「空头回补」,而红色代表「做多主导」,即股价在短期下跌后,大量的空头开始回补,同时还伴随积极的做多行为。这就是「强力回补」的特征。

以上这只股票,此前一直就是长期有机构积极参与,并且一下跌就愿意强力回补,所以,虽然不显山露水,但总体表现超过95%的股票。


最后说一下,我认为眼门前市场中的一个误区。身边很多朋友买股,都找没涨的买,觉得会补涨。而前期强势的,他们都怕做头,担这其实是误区。就好比,在08年5000点的话,现在我们回头看,绝对不是投资的好机会吧。那么问题是,现在我们买进的股票,动不动套住了,也赚不到钱;在5000点的时候,买什么涨什么,一下就赚钱了。原因就是不要过于在乎价格的高低,反而忽略了机会的价值。我个人情愿找机构活跃的股票,价格高点。也不会等着一条咸鱼翻身。


本篇就到这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