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社会的情怀不断精进---访柳州延龙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延中

媒体:柳州综合广播 2022-06-16 20:55

延龙汽车

企业之声

从5岁开始,他就在家里的汽车配件小店里帮忙找配件、搬配件;上了小学,就到家里的工厂帮忙开叉车……他一路陪伴着汽车配件小店从0到1蜕变,步步革新、壮大,成为如今拥有“广西著名商标称号”、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新能源专用汽车生产商。在研发上不断精进,他的格局不局限于企业的盈利,有带领公司为柳州、广西甚至是中国新能源专用车市场贡献一份力量的情怀。他就是柳州延龙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延中。

“我从5岁开始就跟着我父亲的配件小店里面给人家搬配件,后来做了工厂了以后,虽然说我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那些机器轰轰隆隆的,但是我在工厂人帮着开叉车。”90年代初,吕延中的父亲本是柳州特种汽车厂的一名职工,随后下海开了一家汽车配件小店。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创业,一起商量企业的各项决策,商业思维的“小树苗”开始在脑袋里生根发芽。父亲的言传身教,仿佛不断地向“小树苗”浇水、施肥,使他的商业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枝繁叶茂。

从2003年开始,延龙汽车不再满足于生产汽车配件,开始进军改装车领域。这一决策,使企业进入了高歌猛进的10年。“一个民营企业从摆地摊到20亿,产值只用了10来年的时间,这种样的传奇神话可能在北上广深听的比较多一些,但是在柳州的话可能为数不多。”

企业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2013年-2016年,延龙汽车由于探索多元化经营的道路,将商业版图扩张到房地产、汽贸、物流等多个板块,在银行欠下4个亿的债务,恰巧遇上银行抽贷导致资金链断裂,主营业务基本上进入停滞的状态,企业迅速从到从鼎盛跌落谷底。

延龙汽车便开始在绝境中探索复活之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大概在13年的时候,我们拿到了新能源整车生产的牌照,那么就这一块牌照救了我们,吸引了投资方、拿到了一笔融资,就把我们当时的负债基本解决掉了。我们真正度过危机应该是在16年的下半年。”

2017年,吕延中研究生毕业,从海外回国后开始接管延龙汽车。“一个是给企业瘦身,一个是给企业转型,这是两个我做的最主要的事情。90年代的这个时候,大家先做大再做强先,先要GDP再要高质量发展。我们现在的专精特新的企业,小巨人的企业,隐形冠军的企业,这种企业都是国家所提倡和支持鼓励的,所以给了我们这种把企业做小的信心和勇气。”吕延中认为,将企业做大并不是将其摊大饼式地做大,而是将产品的技术含量做得更高,让企业的护城河更深,让竞争力更强。

延龙汽车从4年前开始转型做新能源环卫专用车辆,依托“延龙牌”新能源微卡底盘,以及东风柳汽、东风股份等厂家的中、重卡底盘,在环卫车领域努力专研拓展,凭借30多个品类的环卫车产品位列广西前茅。

吕延中带领企业在探索之路上不断披荆斩棘,但在即将迎来再次起飞之时,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继而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需求低迷,使公司再次陷入困境。“去年大概到11月份,12月份,同类产品是往年同期大概15%左右销量,所有的成本是没有办法减少85%的,我们飞机一下直接就坠下来的这种感觉,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基本上都是这种没有办法招架的住的。那么在这个时候,就像刚才我们一开始提到的我们不动的选择,把企业做小做精做专。”

“利己则生,利他则久”,这一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理念,被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奉为经营企业的“利他”哲学,企业在追求员工物质和精神幸福的同时,还必须回馈社会,为社会服务,这也是吕延中经营企业所秉持的理念。

虽处困境,他仍然以这样的情怀引领延龙汽车在新能源专用车市场笃定前行,决心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持续精进。“我们认为我们的企业是能够为社会创造一定价值的,为我们的员工创造一定的价值,我们能够在中国的专用车市场上能为中国做一点什么,能为广西、能为柳州做一点什么。”吕延中想在这个行业继续生根,继续深化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竞争力,用科技赋能产品,最终让延龙代表中国制造,能够在国际社会上跟世界一流产品同台竞技。他说,希望延龙汽车的产品能够引领这个行业的发展,哪怕在某一个领域的一小步,这也是他的自豪。

(记者 龙慧璇 滕艳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