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债券市场波动变大。如何理解债券市场的波动?下半年还有哪些机会?今天,我们邀请中泰双利债券的基金经理、中泰证券资管固收公募投资部首席基金经理程冰做客直播间,并精选以下问答和大家分享。

Q1

3月以来债市出现了连续的波动,怎么回事?

程冰:债市的基本面还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经济基本情况预期有所好转,但仍处于慢变过程中。基本面决定了信贷规模、利率水平等资金使用和价格水平。我们日常会紧密跟踪这些变化,如果发现有更积极的情况,债市投资可能才会作调整。

进入到3月利率下行较多,如果按照人民银行的MLF利率,现在的中枢还是2.5%,一年银行同业存单、利率债、高信用等级信用债短端债券利率已经远低于此。此外,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七天逆回购利率还维持在1.8%,短端资金利率也接近1.8%。

这反映了几个信息:一是利率很低,短端资金利率又接近1.8%,因此债券收益率曲线较为扁平,长的、短的都挤在一个很狭窄范围,这反映的是债券价格的涨幅是比较大的,尤其是长债的价格涨幅比较大,和资金利率接近的情况下,意味着买债的票息收益和资金利率接近,资金利率市场风险极低,让购买债券承担风险获得的收益变得不合算,除非预期进一步降息。

今年1到4月,大家的债券收益比较高,主要来自于价差收益,价差收益部分主要是买长债,赚久期波动风险、波动收益,而现在因为整个曲线变平,长久期债券和短久期债券的收益差很低,有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曲线倒挂,长债还有下行空间;第二种情况是短端利率下行,也就是基准利率、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MLF利率下行,带动整个曲线变陡,且有一定的平移,短端下来更多,债券才有更多的交易价差,否则价差收益就比较少了。但这两种情况的出现都是对基本面的预期变得更为悲观。

我们之前觉得未来有可能会出现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调,现在不动,我们分析是央行基于内外部平衡还存在压力考虑,尤其是美联储利率比较高的情况下。

当然,如果美联储降息、周边国家都降息,我们的压力也会减轻,公开市场操作有可能会出现降息的情况,打开一些长债的交易收益空间,短债也会有收益,但这种情况暂未看到,甚至境外的降息节奏还有可能推迟,债券市场因此出现震荡。

此外,虽然货币、社融数据表现一般,但经济整体确实有企稳回升的迹象,经济向好、利率有可能会上行。原材料和公用事业类有提价,在这种环境下,央行提示长端的利率风险,由此也产生了短期的调整,但这个波动相对有限。

供给层面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今年1-4月份财政的发债比较慢,专项债进度只有18%,慢于时间进度,预示后续会加快发债速度,特别国债发行已经提速,供给有所增加,构成一定压力。

Q2

说到特别国债,首日的交易情绪可能反映了市场的一些状态。展望下半年的债市,哪些机会值得关注?

程冰:固收这部分我们没有看到特别大的风险,只是收益比较低。相对来说,长端收益低了,现在收益率曲线比较扁平,30年到3年只有约60BP的差值,息差太窄。

短端收益还可以,但无法提供交易价差收益,只能提供偏票息收益,但票息收益本身就不高。

固收投资机会在哪?如果有向上波动,那么交易机会又来了。如果没有向上波动,需要关注随着内外部平衡的变化、境外的降息,短端利率进一步下移是一个机会。

Q3

所以低波固收+产品还是得从权益市场增厚收益?

程冰:我们年初就讨论过,对于稳健型客户群体而言有哪些市场机会。从大类资产的角度来看,年初到现在我们一直觉得权益的机会要略大于固收的机会,因为权益里面有很多分红比较高、波动不太大,估值也不算贵的资产,能够提供相对高一些的收益。

所以我们一直觉得今年固收+这类产品要比纯固收产品机会大一些。

再说到低波固收+,我觉得对应的客户群体是比买纯债或者纯债产品(超长债产品除外)略微愿意多承担一点风险,但预期收益也比纯债要多一点的人群。这个定位是需要区分的,既对应着大类资产的风险收益情况,又对应着底层的资产的风险收益情况。

比如,觉得固收不如权益有机会的时候,可以多一点权益的考量。固收投资也有没机会的情况。比如2016年,利率很低,如果那时候做信用下沉、久期策略,到2017年都赚不到钱。另外,今年长债的波动也很大,30年债的国债期货的波动不比股指期货的波动低,所以要结合风险收益进行分析。低波固收+产品的回撤未必会高于纯债产品的回撤。

Q4

低波固收+的收益来源有哪些?

程冰:主要是债券和权益,再加上以国债期货的对冲来降低组合的波动。

Q5

股票那部分的分红算不算一种收益?

程冰:在估值的时候要想这个问题,高比例分红的股票在分完红以后可能会填息,回到原来的估值水平。如果预计将来还会有这么高股息,就很有价值。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权益有波动,波动一般要大于债券部分。所以大家考虑给权益估值的时候会对便宜有要求,要为波动付成本。

Q6

固收+怎么控制权益仓位的高低?

程冰:这涉及评价模型考量。

底层的逻辑其实是考虑基本面、经济情况、利率、通胀等情况,根据这些来做一些配平,债市能提供多少收益和风险,权益底层的资产能提高多少收益和风险,相互之间这个风险能不能够配平,来实现资产的安全。

这就是之前讲的风险预算,我们得思考,债券部分可能会回撤多少,又会提供多少收益,如果按日算,显然权益的波动要远大于债券;但如果稍微拉长一点,一个月、一个季度,那风险预算就够了,权益放大到一定比例就够了。

按日算,权益只能是很低的比例,才能对冲收益和回撤;但如果放大到月,假设债券部分2.4%的年化收益水平,一个月有20个BP,对应一个月能够承担的波动,这时候再测算权益可能的回撤幅度。这是投资之前从量化角度做权衡,当然不会那么精确。

此外,实际操作中要不断调整,预测到波动要大了,就要降低权益仓位,或者预测波动要变小了,可以加一点,所以管理固收+账户要比较费心。我们的客户买完会对比固收产品,希望在固收上加一点,希望在短时间内就有正收益,操作策略上也要考虑到客户对风险的偏好,要适应它。

Q7

所以我们是以控制波动率为最重要的投资决策指导,是吗?

程冰:是收益和风险的匹配,控制回撤。

Q8

回到资产选择,都会选择哪些固收资产和权益资产?

程冰:债券部分大部分时间会选择信用债铺底,有最低80%债券持仓的要求,所以票息是最主要的。当然也可以做交易,但基本上拉长时间看,是偏票息的资产了。

但信用债部分会有信用风险,大家也主要买高等级的资产。我们的思路是不通过追求信用下沉获得收益,而是通过大类资产配置来获得收益。因为信用下沉获得的收益相对权益收益还是比较小。

不下沉以后就出现了交易策略,这几年大家也赚交易的钱。交易的钱大致来自于利率下移。下移的过程就是债券牛市,把久期拉长就能多赚一些。做交易倾向于流动性好的标的,另外波动也希望大一点。

权益部分的选择,其实倾向于比纯权益的产品投资要更谨慎。

Q9

这个谨慎是体现在估值上还是质量上?

程冰:首先要考虑估值,便宜是最关键的一点,因为我们考虑账户首先是考虑风险。要买估值便宜的资产。

二是买确实性高的资产,倾向于买蓝筹股、买好公司,这类公司经过了市场考验,对投资者也很负责,不会有特别大的意外风险出现,不太出现异常的风险。

除了这些基础资产,还要考虑择时,哪怕我们觉得它还算便宜,涨了一段幅度以后中间还会有波动,我们愿意牺牲一点收益选择卖出,换得整体账户的波动更小。权益市场永远有机会,对于我们来说抓住权益市场的一两次机会,也可以,所以有时候确实需要定力,选择不做。择时是有成本,会放弃收益,但是会换来账户波动更低,风险防范可能更优。

另外还要考虑对冲,一旦发现有些情况在意料之外,就要用对冲工具。不是意外的情况也要考虑对冲,预期可能有风险,我们就开始做了。比如你觉得债券价格向下波动、收益向上波动的风险大的时候,也要考虑了对冲一部分组合风险,因为组合有80%的债券,必须要去用工具,有工具、会用工具就会不一样,可以防范大幅度波动的风险。极端情况来临如果你的账户因为用了对冲还是很稳定、很安全,你就有资金能够抓住机会。

工具的运用有两种,一种投机性质,对应赚钱机会;我们现在的操作,只是用来做套保对冲。

作者简介

程冰,中泰证券资管固收公募投资部首席基金经理。曾任东吴证券投资经理;上海银行金融市场部、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总经理助理;兴业证券资金运营部副总经理;睿远基金专户固定收益投资部执行董事;苏州银行投资交易部副总经理;中泰证券资管基金业务部首席基金经理。

$中泰星元灵活配置混合A(OTCFUND|006567)$

$中泰开阳价值优选混合A(OTCFUND|007549)$

$中泰兴诚价值一年持有混合A(OTCFUND|010728)$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有风险,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请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