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复盘

过去一周,A股震荡走弱。周初,得益于近期房地产重磅政策刺激及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消息的影响,市场资金全面做多周期股,A股继续收涨,之后交易日内受LPR利率报价继续“按兵不动”和地缘事件影响,权益市场出现连续多日下行趋势。尤其是周四周五两个交易日跌幅较大,一是美联储态度再度转鹰明显压制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二是随着地产利好政策出尽而政策效果又有待继续观察,房地产板块由超涨开始回调,三是地缘事件再起,市场避险情绪较浓。

行业方面,煤炭、公用事业、农林牧渔板块涨幅居前。随着夏季用电高峰将至,电煤需求将持续改善,目前环渤海地区煤价已筑底反弹,同时市场调整,避险情绪再度升温,煤炭板块上涨2.19%。山东济南召开的企业专家座谈会,强调要持续深化电力体制机制改革,并且公用事业盈利有改善预期,公用事业板块上涨1.59%。猪价的持续走升,养殖板块实现周线三连阳。

港股行情大幅走低,走势与A股类似,但跌幅较大。周初,在内地重磅地产政策加持下,市场预计地产及其相关产业有望继续回暖,外资仍然看好中国资产,整体流动性很充裕。后面四个交易日,一方面权重股密集发布财报,大部分权重股出现明显下跌,对港股行情拖累较大;另一方面,公布的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官员们认为需要将利息维持在当前水平上观望,同时美国制造业PMI依然强劲,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时点继续延后,最后叠加本周地缘紧张局势明显升温,港股最终大幅收跌。


二、国内宏观

经济数据: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926亿元,同比下降2.7%。个人所得税5007亿元,同比下降7%。证券交易印花税339亿元,同比下降52.7%(万得)

要闻: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本次是第三次,前两次分别在2018年、2020年)旨在激发企业活力、提振信心,不同点在于本次座谈会重点落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所讨论事项应会在三中全会继续讨论,包括电力体制改革、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外资企业营商环境、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等;中俄会谈并签署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联合声明。


三、商品资源板块

5月以来,国内地产政策松绑、美国降息预期升温,成为大宗商品涨价的催化剂,黑色系、有色金属、贵金属价格普遍上涨。过去一周,受美联储纪要释放的鹰派信号影响,降息预期回落,前期快速上涨的铜、黄金、白银价格纷纷回调。

向前看,全球制造业周期复苏引发的需求预期转变,是本轮大宗商品涨价的核心逻辑,未来持续性较强。同时,预计下半年美联储降息仍是大概率事件,有色、黄金价格下跌更多是预期抢跑后的回调,长期趋势仍然向上。当前大宗商品涨价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点:

一是,全球制造业进入复苏周期,是本轮大宗商品涨价趋势的主要牵引。从库存周期来看,2023年12月,中美库存周期进入“主动补库”阶段,3月下旬以来运价指数快速上涨,指向海外制造业需求重启,带动国内出口回暖。地产链、纺织、电子产品是目前美国主要的补库领域。考虑到美国房地产供给持续短缺、制造业回流支撑投资需求,本轮美国制造业补库持续性较强。参照以往主动补库持续一年半左右的规律,景气度或延续至明年上半年。

二是,美联储下半年仍有可能开启降息;

三是,4月以来中国国内财政支出提速,对基建投资需求形成支撑。

油气:23年以来地缘事件、OPEC+协同等因素仍制约供给侧,油价中枢仍处于相对高价区间,24Q1油价中枢受地缘等因素影响则又有所上行,全球资本开支长期低迷导致的供给压力及OPEC+减产协同等有望促使原油景气周期延长,伴随能源安全下龙头企业降本增量,叠加企业分红造就高股息率,继续看好油气央企表现。$油气ETF(SZ159697)$

化工:关注格局优化的周期品及国内竞争优势品种。化学原料与制品行业逐渐进入主动补库周期,未来内需边际改善叠加行业供给优化,大宗化工及化学制品有望底部复苏。近年我国化工品出口贸易额不断增长且全球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出口份额提升对化工品需求的影响已不容忽视。继续看好国内化工各行业龙头企业。$化工ETF(SZ159870)$

有色:铜矿供给端,大宗商品交易商(如托克集团、洛钼旗下IX及中国铜生产商等)在纽交所面临逼仓态势,为此空头已转道将智利和秘鲁的铜运往美国,有传闻称超2万吨智利铜运抵美国,缓解了市场挤仓压力。$有色ETF基金(SZ159880)$

#大利好!“史上最严减持新规”升级落地##跨境电商迎利好,出海概念股要涨?##马斯克规划“算力超级工厂”,什么信号?##电力板块持续活跃,背后逻辑是什么?#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