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质生产力是时代浪潮下引领科技发展新局面的强劲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面对全球竞争局面下赢得新优势的重要举措。新发展理念下,根本性、革命性的技术飞跃联动创新性、深入性的科技资源整合,加快催化产业转型升级,引发全方位科技革新,进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通过利用低空空域资源,结合低空交通工具和技术创新发展,促进航空产业、旅游、物流、紧急救援等多领域的经济增长与产业融合,激发全行业市场潜力,推动区域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

  随着政策密集发布和空域逐步开放,低空经济未来前景广阔。无人机与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产业将高速增长,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推动智能化发展。前瞻科技产业发展趋势,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共促低空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面对科技跨时代进步,南方基金2024年重磅打造《向新而行》专栏,聚焦新质生产力各领域,携手相关专家与行业从业者共同探讨产业现状,探索未来科技之新境,畅游低空经济“新蓝海”。

导语:

作为新兴的万亿级规模“新蓝海”,低空经济不仅在飞行器、无人机等领域表现亮眼,相关产业更是开始投身贴近生活的低空技术研发。今年3月初,广汽飞行汽车GOVE在广州CBD上空进行了一场飞行展示,首次完成城市公众复杂低空环境下的飞行验证,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

本期,南方基金中国国企ETF基金经理龚涛作为广州日报“发现广州新质生产力”课题调研团队的一员,与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大湾区空天信息研究院总工程师周斌,以及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共同前往广汽研究院深入调研,解读低空经济航向新脉络。

  

低空经济初展风采,飞行汽车解决拥堵痛点

我国最早于2010年提出低空经济概念并启动改革,历经十几年发展,低空经济已然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也是是全球竞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打造低空经济新增长引擎,低空经济领域行业和政策利好频发,低空经济由此进入政策红利期。

传统通用航空与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业态,然而,低空经济不等同于无人机经济,而是泛指围绕国家宝贵自然资源的低空展开的经济活动,不仅包括旅游观光、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和农业植保等产业,也涉及居民日常工作生活。

在市场策略和产品结构上,广汽在产品研发之初就针对未来的通勤市场需求做出规划,广汽产品覆盖了用于城市内短途出行的GOVE多旋翼飞行汽车和可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城际出行的复合翼构型的飞行汽车。广汽研究院飞行汽车业务研发负责人苏庆鹏介绍,与多旋翼飞行汽车相比,复合翼构型只需要将10%动力用于保持飞行高度,其余90%动力则用于续航。如此一来,续航里程可以大幅增加,复合翼构型的飞行距离可达200公里,可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城际之间飞行需求。“复合翼构型正在推进,争取今年内可以实现首飞,2027年量产。”苏庆鹏说。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大湾区空天信息研究院总工程师周斌认为,广州对低空经济应用的需求旺盛,应用场景丰富,相关产业具备丰沃的发展土壤。

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认为,广州正在建设国际航空枢纽,航空经济、空港经济发展基础很好;另外,借助低空经济发展,广州汽车产业也有望找到新的增长点。

 

未来基本面迎利好,国企铸造产业发展支柱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中提出 2025 年实现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试点运行,2035年实现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商业化、规模化应用。依托政策利好的基本面大背景,广州率先打造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岛,启动飞行汽车基础设施建设,为下一步开展“低空+通勤”“低空+旅游”“低空+应急”等应用示范打下坚实基础。叠加国家级及地方性政策的支持,与飞行器制造相关行业有望迎来可观行情。

值得一提的是,低空经济中国企身影频现,成为该领域中重要组成部分。南方基金基金经理龚涛认为,政府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投资为国企带来了显著优势,如税收优惠、项目资助等。国企不仅易获相关政策扶持和市场准入许可,其丰富的财力、物力及人力资源也将助力国企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上领先。而在市场方面,国企的市场影响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可有效促进产业链完善和效率提升,占据市场先发优势。同时,其品牌影响力和公信力也为产品和服务赢得更多市场信任与消费者认可。

具体到值得关注的国企领域,南方基金基金经理龚涛表示,低空经济国企领域内投资从飞行器的角度来说,可以将其拆分为三部分,即起飞前、飞行中和落地后。起飞前为飞行器制造阶段,涉及机械设备、电力设备、汽车等行业。由于低空飞行器制造是开展飞行活动的关键硬件和载体,这一阶段制造业业绩有望率先释放,产业链下游弹性较大。飞行中为低空基础设施保障,包括飞行器起降点以及配套空管设施的建设,相关行业涉及卫星、导航、计算机等,根据海外通航产业经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是航空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以上行业有望优先受益。落地后则为飞行器多元化应用场景,无论是为农林牧渔等行业提供飞行作业活动,还是为相关单位和社会提供航空服务性飞行活动,亦或是面向消费群体提供消费性航空活动,飞行器的广泛应用都将助推相关行业的潜力释放。

总体上看,无论是政策扶持还是发展趋势,以飞行汽车为代表的飞行器产业链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有望在未来重构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创造全新的产业态势,成就新兴科技领域“新蓝海”。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