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茧房”这一概念最初由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它指的是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在投资中也存在“信息茧房”现象。比如只关注和收集支持自己投资决策的信息,而忽视或排斥其他不同或相反的意见,这可能会导致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投资过程中,如果深陷“信息茧房”,往往更倾向于依赖从某一种固定渠道获取信息,造成信息“偏食”。所以,可以有意识地从不同的渠道获取信息,当碰到与已有认知框架不同的新信息时,不妨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

比如当权益市场持续震荡时,可以扩大视角,关注股债等各种大类资产表现,调整不同资产配比,采取多元化投资的方式来分散单一资产的风险。

 

从上图可以看出,2008年以来,股市和债市在多次在某个时间段内呈现出股债“跷跷板”现象,即股市大幅上涨时,债券收益率下跌,反之,股市下跌时,债券收益上行。关注不同种类大类资产的表现,当股债“跷跷板”效应出现时,及时通过股债大类配比等多元化投资,调整投资组合,能够形成一定的风险对冲,分散单一资品类产的风险。

保持批判性思维,牢记投资是逆人性的

巴菲特曾说过:“投资是反人性的,抓住投资的底层逻辑,你的腰包会越来越鼓。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用逆向思维来投资,你就能跑赢很多人。”投资中要保持批判性思维,不要随波逐流。当市场位于低位时,逆向投资或许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信息茧房”带来的危害之一,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我们独立思考以及自我纠偏的能力,甚至让我们成为现代版的“井底之蛙”,而一些新型技术及概念的出现会催生出的不同投资机会,这种思维惰性或会导致投资者错失新的投资机遇。

$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C(OTCFUND|008970)$$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A(OTCFUND|014362)$$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C(OTCFUND|014363)$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