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轩高科(SZ002074)$  

90年代的中国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浪潮,那是经济高速增长的起步阶段,也是改革开放发展路线的成型关键期,那一刻国家与个人都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安徽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的办公室里,28岁的李缜也在为自己的人生选择纠结。朝九晚五的日子消磨激情,下海创业的未来充满不确定。

1992年邓小平南巡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定下基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呼吁一出,李缜终于坚定信心毅然决定下海经商。几乎是同一时间的中华大地上陈东升、潘石屹、冯仑、俞敏洪等其他几位年轻人也做出了选择。谁也不会知道那只蝴蝶轻轻煽动的翅膀即将掀起一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30年之久的巨大龙卷风。

开端10年,从普通公务员到地产大佬

徽人经商,源远流长,作为古代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出生在安徽省桐城县甑山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李缜或许骨子里也带着徽商文化自古传承的优秀基因。

不过在他的幼年及青年时期这些特质暂时还未发挥功效。1964年出生,16岁那年考入了池州师范专科学院,大学毕业后先是被分配到安徽省利群机械厂政治处,之后又被调到安徽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这是一位90年代普通大学毕业生的典型发展模板。

如果继续保持既定路线,现年60的李缜即将结束40年的平凡公务员工作迎来退休,然而在一场公务员下海大潮中命运将他推向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方向。靠着职工集资的五万元启动资金李缜的创业梦想在合肥市经济技术发展中心的土壤之上生根发芽。在这一阶段因为还未完全剥离“政务身份”,具备国有性质的合肥市经济技术发展中心还不足以让李缜大展拳脚,于是他开辟了出租车公司的支线任务。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第一次接触与汽车行业为李缜未来的事业发展埋下了彩蛋。

2002年合肥市经济技术发展中心转制并更名为国轩控股集团,正式被批准改制为民营企业。38岁的李缜终于完成了民营企业家的身份转型。同年5月土地“招拍挂制度”正式出台地价持续走高,中国房地产行业纵横20余年的政策正式诞生,国轩苑、国轩大厦、国轩假日、国轩名苑、国轩雅典娜等一系列楼盘拔地而起,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李缜像草原深处的敏捷猎豹开始积极寻觅更具可持续发展性的全新增长点。

腾飞10年,新能源助力国轩突围升级

依托房地产业务,李缜开始了同锂电的奇妙缘分,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人生一世,总有些片断当时看着无关紧要,而事实上却牵动了大局。”某天他观察到在自己开发的小区中太阳能路灯因为电池不耐用有效寿命仅有半年,这便引发了他对电池的好奇。

2005年初李缜专门来到中国科技大学参观学习,得知中科大在做一种磷酸铁锂的储能技术后,便组织了一批人跟进电池研究。这为日后成立国轩高科在锂电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同年他就成立了珠海国轩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此刻的他对于进军锂电这一高发展性行业已经是跃跃欲试。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在磷酸铁锂正式产业化的2006年,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成立,这标志着李缜进军锂电行业的号角正式吹响。虽然有所准备但公司成立的头三年,国轩高科也在慢慢摸索。有员工回忆,专业从事研发的人不多,公司条件也有限。

好在新能源车的春天来的比想象的要早一些,2009,“863”动力电池项目、“十城千辆”工程等一系列利好政策陆续发布,那一刻的李缜感到无比兴奋,因为他知道新能源还有锂电这条赛道自己押对了。乘风而起的国轩高科迅速完成了能量密度达到 95Wh/kgLFP 的电芯研发工作,并完成了30辆公交大巴组的电池模组装,成功被列入合肥市“十城千辆”电动汽车示范运营主要实施单位之一。

2011年,国轩高科又与江淮汽车一起合作了一批电动出租车上路运营,全国首批585辆纯电动轿车在合肥示范运行,开中国纯电动轿车产业化之先河。2012年,宁德时代刚成立1年,国轩高科已经凭借与江淮汽车的合作登顶国内动力锂电池产值榜首。紧接着20155月,国轩高科登陆深交所,成为“动力电池第一股”。

停滞5年,政策转向竞争加剧

时间来到20161230日四部委推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引入了纯电动乘用车电池能量密度门槛,规定能量密度不可低于90 Wh/kg,且只有高于120 Wh/kg才能获得补贴。当时国轩磷酸铁锂产品能量密度长期在115wh/kg之下徘徊,而三元锂业务尚未成熟。政策的突然转向导致国轩营收增长陷入停滞,毛利率下降20%,市场份额占比也开始逐步落后于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同时市场竞争也在逐步激烈,随着利好政策不断、动力电池产能出现缺口的前提下,2016年企业纷纷进军动力电池领域。

2019年,多部门再次发布提高能量密度要求和补贴退坡通知,磷酸铁锂装机占比跌落谷底,不足15%。国轩高科再受冲击。到2020年国轩高科市场份额占比已跌到第三位。尽管营收依然保持增长,可是净利润快速下滑,从2016年的10.31亿元降至1.49亿元,扣非净利润连续两年亏损。

转机4年,锚定国际找寻新机

2020529日,国轩高科深夜连发21条公告称,经过一系列转让、发行股份成功后,大众中国将成为国轩高科第一大股东,占总股本26.47%。20211215日国轩高科宣布,完成新增股份登记并正式上市,引入大众中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但公司实控人仍为李缜。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分析国轩与大众的“联姻”应该是想要复制“宝马与宁德时代”的成功路径,然而李缜有着属于自己的深度考量,他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中国的企业走向国际,不仅要产品走向国际,还要技术走向国际,更要资本走向国际。”

为了这一野心李缜早早就开始了前期铺垫,2014国轩高科便将研发触角辐射到了欧洲、北美洲、亚洲其他国家,先后在美国硅谷、美国克利夫兰、日本筑波等成立研发中心,致力于为公司的国际化提供有效助力。2019年国轩高科又联合多家海外知名院校推出“全球英才计划”,通过海外学历教育、海外访问学者、海外研究院工作派遣方式,为公司进一步实现国际化战略夯实人才基础。

同大众达成合作后,李缜和国轩高科的国际化布局快速铺开,20226月,基于对博世集团位于德国哥廷根的工厂的收购,国轩高科宣布建立在欧洲的首个新能源生产运营基地。20227月,成功发行GDR于瑞士交易所上市。202211月,国轩高科与越南VinGroup合作的电池工厂在越南河静经济开发区正式开工。202212月,宣布拟与泰国PTT集团旗下能源解决方案公司Nuovo Plus成立合资公司。2022年与阿根廷JEMSE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拟合资在阿根廷胡胡伊省建立电池级碳酸锂产线。

2023年大众新能源汽车标准电芯正式开始供货,同时国轩高科成功进入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供应商体系,还牵手欧洲新锐电池企业InoBat拟合建40GWh电芯及Pack工厂。202325日,合肥国轩牵手欧洲电池制造商InoBat,双方拟以合资形式建设40GWh电芯及Pack工厂。2023315日,国轩高科与日本爱迪生能源(Edison Power Co., Ltd.)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国轩电池走进日本市场。

布局8年:抓住中国未来最重要的产业

“储能产业一定是中国未来最重要的产业之一。”这是李缜对于储能做出的判断。基于此在2016国轩高科便开始进军储能领域,先后与华为、铁塔、中电投、上海电气等企业合作。随着公司海外储能业务快速发展,与Invenergy、Jinko、Borrego、Edison等公司也建立了全方位战略合作。

随着2023上半年储能市场的爆发,国轩高科储能业务与动力电池业务纷纷开始增长。2023H1,国轩高科的储能业务营收约42亿元,同比增长约224%,占总体营收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其储能板块的毛利率也从10%提升至17%。较早的出海让国轩高科在内卷期体现出了优势,在美国储能装机量已经超过1GWh。2023下半年,储能市场从蓝海转向红海,得益于前期的深度积累,国轩高科的储能之路依然稳扎稳打。

尾声

风雨起落中锂电行业加速洗牌,在经历过产业腾飞、政策转向、排名下降、出海扩局之后的李缜和国轩高科,又同对手们站在了储能的起跑线上。

面对全新的旅程李缜拥有了更多的淡定与从容,那是他在锂电江湖沉浮多年所拥有的更加稳定的内核。正如国轩高科13届供应商大会上他的总结致辞一样,“平静地回归到事物发展的本源”,这是在参透事物发展必然规律和本源真相后,所收获的继续前行的勇气。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