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证券报 2024-05-20 记者 马嘉悦

  近日,瑞丰达资产跑路事件持续发酵,不仅其承诺保本保收益、层层嵌套、集中投资新三板等行为引发市场质疑,而且让通道业务盛行、信息披露“套路深”等行业痼疾再次显现。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获悉,去年以来多位直接或间接购买了瑞丰达资产旗下产品的投资人,当时与其签订了补充协议以落实保本保收益。但在投资人持有产品过程中,瑞丰达及其他“通道私募”均拒绝提供四级估值表,甚至未给投资人开立查询账户。

  如今,瑞丰达资产实际控制人失联,“通道私募”不管不问,一些投资人对有关私募愈发失望。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瑞丰达资产“爆雷”是个别事件,但私募基金若想重获投资人信任,需要每一个私募管理人付出努力。未来,在监管层加速推动行业优胜劣汰的背景下,私募管理人应将规范落实到募资、投资、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真正实现向阳而生。

  高息之下:

  一场蓄谋已久的“杀猪盘”?

  12%的年化收益率,劣后资金兜底,净值稳步向上,看似完美的保本保收益私募基金,很可能是一场骗局。

  “2023年6月,我认购了泽恒基金旗下泽恒中茵某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泽恒某号’)。最近才发现,这只基金的大部分钱全部投资了孙伟(瑞丰达资产实控人)控制的私募基金。”刘先生(化名)告诉记者。

  根据刘先生提供的泽恒某号基金的四级估值表,截至5月7日,该基金持有瑞丰达长城一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瑞丰达锦绣二十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合计持仓比例超过60%。与此同时,该基金还持有江苏瑞竹私募旗下的瑞竹嘉安二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仓比例高达27%。

  “当初买产品时,泽恒基金称该产品系主动管理,且基金经理背景优秀,业绩有保障。而且我还与孙伟签订了保本保收益的协议,约定如果基金未能实现10%的年化收益率,则由孙伟补足差额。”刘先生直言,从未想过基金底层投资其他私募产品,而且还深陷“跑路风波”。

  据刘先生透露,在持有该基金期间,管理人对于提供四级估值表的要求百般推诿,而且今年春节前后对基金赎回的时间一拖再拖。目前泽恒某号处于无法赎回的状态,瑞丰达实控人孙伟也失联,泽恒基金更是以自己只是通道的理由置之不理。

  多位直接购买瑞丰达资产旗下产品的投资人也向记者表示,曾与孙伟签订保本保收益合同,而且他们从托管方了解到,自己所购买的瑞丰达产品大部分资金投资了瑞竹私募和泽恒基金旗下产品,泽恒基金产品则再度下投至瑞竹私募和瑞丰达资产旗下产品,通过多层嵌套的方式隐藏投资标的。

  备受市场关注的是,瑞丰达资产究竟投资了何种标的?为何陷入赎回危机?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末,瑞丰达旗下产品出现在6只新三板个股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市值超7亿元。而且结合相关公司的股价表现来看,瑞丰达资产存在高位接盘的嫌疑。

  以和嘉天健为例,Choice数据显示,该公司股票在去年6月前几乎没有流动性,去年6月下旬后股价出现连续上涨,同年7月5日出现5000股的大笔成交,7月21日再现5363股大笔成交,公司股价也从去年6月底的2.8元/股涨至12.68元/股。巧合的是,正是在去年下半年,瑞丰达资产旗下3只产品以及江苏瑞竹私募旗下多只产品大举买入和嘉天健,并成为其前十大股东。

  行业反思:

  堵住业务漏洞成当务之急

  在业内人士看来,瑞丰达资产爆发风险后,整个行业都应对其中暴露出的业务漏洞进行反思。

  首先,私募信息披露存在作弊空间。

  从多位投资者购买瑞丰达资产旗下基金的经历来看,由于对基金持仓情况一无所知,投资者无法提前进行风险判别。

  “一般而言,通过直销购买产品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向管理人索要估值表、到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网站查询等方式,获得基金资产的底层投资标的。不过,部分私募管理人为了隐藏相关情况,会拖延或拒绝提供估值表,甚至违规以保本的方式降低投资人查询基金底层投资标的情况的意愿。与此同时,部分私募管理人不为投资人开立中基协的查询账号,造成了信息披露的‘盲区’。”沪上某私募人士坦言。

  中基协公示信息显示,瑞丰达资产旗下大部分产品的投资者查询账号开立率为0,而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备份系统总的投资者查询账号开立率仅为2.9%。也就是说,大多数投资人无法通过中基协查询产品相关情况。

  其次,通道业务屡禁不止。

  “此前接触瑞丰达资产时曾听他们提及,公司可以嵌套十层,市面上很多通道可以用。”某中型私募的一位副总经理透露,在瑞丰达资产此次风险暴露过程中,通道私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也暴露了行业痼疾。

  据悉,目前私募行业存在的通道业务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为了避开基金合同投资范围限制,私募产品可以作为产品嵌套中的一环,起到通道作用;二是利用私募绕开监管视线,降低投资门槛,比如行业中大量存在的雪球结构产品。

文章原标题:《瑞丰达资产“跑路”引发私募行业集体反思》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