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提出:2025 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 万亿千瓦时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风光大基地、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发展空间广阔,支撑新能源装机持续高速增长。

  随着新能源装机量的提升,给运营商带来新的矛盾点:1)绿电装机大幅提升,如何提升消纳、维稳电价,进而稳定绿电运营商盈利水平;2)一方面由于绿电并网电量提升,火电运营商利用小时数受挤压,影响整体营收水平;另外一方面火电需发挥其灵活性调节价值,提升绿电消纳水平。

  (二)容量电价、辅助服务成为煤电营收的有效补充。

  目前煤电收入主要来自电能量市场,其受到煤价水平影响较大,整体盈利能力易大幅波动。随着电改持续推进,煤电向支撑性和调节性电源转变,其支撑性和调节性价值将通过容量电价以及辅助服务市场回收。绿电装机提升,煤电利用小时数预期下行;同时容量电价、辅助服务在综合上网电价中占比将不断增加(两者不受煤价波动影响),因此煤电盈利稳定性得以提升。

  (三)推进现货市场、绿电、绿证交易市场是企稳绿电运营商盈利水平的重要抓手。

  积极稳妥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一方面通过现货市场促进新能源电量的消纳,另一方面通过碳市场等方式充分挖掘新能源发电的环境价值。

  绿电、绿证交易是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推动能源消费清洁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

  “证电合一”的绿电交易和“证电分离”的绿证交易,都是用户获得可再生能源消费凭证,对于绿电运营商而言是获得其绿色环境价值的方式和渠道。随着电改的逐渐深化,绿电运营商盈利水平有望逐渐企稳。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