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能源5月27日公告,子公司内蒙古翔福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2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5万吨前端拟开工建设。

该项目建设地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辉腾锡勒绿色经济开发区商都产业园,预计总投资82亿元,将分两期建设,每期建设10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还获得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批准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指标。

项目将整合市场化并网新能源共58万千瓦,其中包括风电45万千瓦和光伏13万千瓦,并建设11.6万千瓦/4小时的电化学储能设施,旨在在利用区域风光绿电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兴起以及锂电池等产品的发展,锂电负极材料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2023年5月,滨海能源公宣布以3987.76万元的交易对价收购内蒙古翔福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合计100%股权,并迅速开始项目的建设。

翔福新能源正在建设10万吨锂电负极材料前后端项目,其中4万吨后端成品线已于同年7月底投料试生产,同年11月实现了1.8万吨自有石墨化产品线投产调试。

2023年,内蒙古翔福新能源全年实现负极材料及产品销量超过6000吨。

事实上,滨海新能源此前业绩并不理想。2020-2022年营收分别为5.35亿元、4.92亿元、4.1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17亿元、-0.57亿元、-1.02亿元。

跨界锂电后,滨海能源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44亿元,仍旧出现下滑,但亏损幅度却有所收窄,由亏转盈似乎近在眼前。

但在历经了长达一年的断崖式下滑后,负极材料市场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

价格方面,负极材料价格已处于历史底部区间,一季度高端产品主流价格3.5万-6.5万元/吨,中端产品主流价格2.9万元/吨,低端产品主流价格在1.5万元/吨。

供需方面,当前负极材料总体增长放缓,而整体产能规模仍处于较高水平,未来业内企业将进一步分化。

这一背景下,无疑对负极材料行业企业的战略部署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工艺制造能力、成本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