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T INT'L(HK|00521)$

近一年来,对于国际物流巨擘CWT International Limited(以下简称CWT INT'L)而言,可谓是关键一年:在大股东顺利完成破产重整后,公司历史积案EDF事件也已达成和解,停牌所涉事项调查完毕,经营业绩持续向好,海南自贸港业务有望成为增长新引擎……

过去,CWT INT'L在全球市场环境日趋艰难的情况下,依然展现出了较强劲的经营韧性和成长潜力,连续四年盈利;如今,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利空出尽的CWT INT'L或将在基本面向好的曙光中绽放新生机。

2024年5月28日,CWT INT'L 在联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于5月29日恢复股票交易。复牌后的CWT INT'L 将如何实现高质量成长,让我们拭目以待。

股东多维赋能,新合作稳步推进

作为CWT INT'L的控股股东,海航于2013年开始入资CWT INT'L,目前间接持有CWT INT'L约58.43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1.26%。

CWT INT'L充分吸收大股东提供的资金、资源红利,降本增效,夯实物流服务主业;同时,CWT INT'L在货运代理、仓储物流、商品物流等领域的全球领先实力,也成为了海航实现物流产业链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助力,双方的合作共赢被传为业界佳话。

然而,2020年海航爆雷,为CWT INT'L带来了不利影响。所幸,历时两年多的海航集团破产重整案终于走到了尽头。2022年4月,破产重整案4个重整计划已全部执行完毕并获得法院裁定。随着相关风险的化解,海航以“海航集团信管计划”的崭新面貌重新踏上征途,有望卸下包袱,实现轻装上阵、良性发展。

2023年3月,CWT INT'L和海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了海南轩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该合资公司主要围绕大宗商品的采购、销售开展合作,充分发挥股东方的资源优势,为客户配套提供运输、仓储、风险管理等增值服务,打造一体化的综合服务体系。

控股股东顺利完成破产重组,叠加双方有条不紊展开新合作,无疑利好公司后续发展,为CWT INT'L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历史积案画上句号,估值有望进一步修复

长期以来,受EDF案件巨额索赔影响,尽管CWT INT'L近几年业绩屡创佳绩,但机构投资者仍持观望乃至抛售态度,公司股价长期处于0.1港币以下,市值仅为净资产的五分之一。

长达六年半的历史积案终于在去年下半年迎来了转机。2023年8月11日,CWT INT'L发布公告称,于2023年8月10日与EDF订约方签署了和解协议,彻底解决EDF案件遗留问题。

据悉,CWT INT'L自去年5月起就积极与EDF方展开和解谈判。经过双方密集谈判,和解金报价降至最终的3000万美元,并在前期已支付500万美元作为二审上诉押金的基础上,分3年支付余款。与此同时,鉴于双方业务存在一定的重叠和协同效应,CWT INT'L成功与EDF达成在仓储、物流、储存、运输服务,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的贸易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合作持续期长达10年,将有力推动CWT INT'L业务更上一层楼。

回顾此案,CWT INT'L顺利将EDF“化敌为友”,彻底解决历史积案,扫除了CWT INT'L发展面临的重大障碍,有望利好公司市值、业务发展和降本增效。

此外,公司成立的独立调查委员会也已完成对停牌相关事项的调查,识别出了内部控制风险,并采取了一些列内控提升措施,避免未来类似交易问题的发生。随着CWT INT'L聘请内控顾问审视CWT INT'L整体运作,对内控体系、组织架构的不断优化,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得到稳步提升,助力企业价值更加贴合公司基本面。

多元经营夯实成长根基,业绩向好连续四年盈利

谈完了利空的消除,不妨来看看支撑CWT INT'L成长潜力的基本面表现。

作为国际物流巨头,CWT INT'L历经多年发展早已将商业版图延伸至“物流+商品贸易+金融+工程”四大板块。

具体来看,物流方面,作为新加坡最大的仓储物流管理者、全球第四大海运拼箱服务提供者、伦敦金属交易所及洲际交易所认证的大宗商品仓库管理者,CWT INT'L几乎为所有关键行业提供过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业务跨越90多个国家、超200个港口、1600个物流贸易网络,全球管理仓库面积1150万平方英尺,其中自有仓库面积650万平方英尺,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荷兰、比利时、英国、沙特阿拉伯、埃及和中国等地区。依托其领先实力,CWT INT'L多次斩获亚太区最佳物流服务供应商、新加坡年度国内物流服务提供商等多项荣誉。

商品贸易方面,CWT INT'L的业务遍布16国,为金属、矿物、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供销双方提供全方位供应链管理服务。目前,CWT INT'L主要在传统硬商品如铜、铝、铅、锌等有色精矿和精炼金属实物贸易,尤其是铜业务方面具有全球竞争优势。

金融方面,CWT INT'L凭借新加坡金管局颁发的资本市场服务牌照,以及美国芝加哥、印度尼西亚、迪拜等地的大宗商品交易和结算会员,在新加坡和美国为客户提供大宗商品的期货、期权、外汇交易等衍生品的经纪、咨询、清算等服务。受益于2022年以来美联储持续加息,公司的保证金理财收益相当可观,同时充裕的现金流也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财务基础。

工程方面,旗下Indeco Engineering工程服务公司为新加坡警察局和民防部门提供警车、救护车等特种车辆和相应的维修服务,以及提供仓库的设计建造咨询服务。2023年,CWT INT'L重新取得与新加坡樟宜机场集团的其中一项重大合约,并重续多份合约。

丰富的业务矩阵,无疑保障了公司稳健的盈利能力。业绩公告显示,2022年和2023年,CWT INT'L分别实现收入386.89亿港元和372.26亿港元,来自持续经营的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EBITDAI)分别为14.63亿港元和12.74亿港元,已连续四年保持盈利。

 

结合增速情况来看,尽管业绩表现相比2022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若考虑全球经济放缓、通胀持续、利率上升、经营成本高企等宏观不利因素,CWT INT'L仍能保持盈利,就足以证明公司“物流+商品贸易+金融+工程”的多元经营策略是成功的,是能经受住市场严峻考验的。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在全球货运需求下降、市场运力增加及运费暴跌,以及大宗贸易行业疲软,供大于求、竞争加剧和融资成本攀升的艰难市场环境下,CWT INT'L仍然实现连续盈利,可见公司盈利能力之强劲。在笔者看来,CWT INT'L的盈利能力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毕竟股东资源优势、历史积案解决都有助于降低成本,同时宏观环境向好、金融与商品贸易业务改善、海南自贸港与东南亚商机等新增长引擎也将利好CWT INT'L财务表现,公司整体发展前景良好。

海南自贸港+东南亚,双翼共振打造新增长曲线

近年来,全球经济的增长仍深受公共卫生事件、极端天气、投资疲软、债务问题加剧等结构性宏观经济挑战造成的不利影响。据世界经合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全球GDP增速将从2022年的3.3%放缓至2023年的3.0%,并在2024年继续放缓至2.7%。

在此背景下,CWT INT'L在聚焦主业的同时,积极卡位海南自贸港与东南亚黄金赛道,通过与一系列当地业务伙伴订立合作框架协议,复制其在新加坡等地的成功经验,抢抓发展机遇,打开成长天花板。

2022年9月,CWT INT'L在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南自贸港建设“先行区”)设立了全资子公司海南迅通,正式拉开了布局海南的帷幕。2023年7月,海南迅通操作的首单总价值184万美元阴极铜大宗离岸贸易项目顺利完成交割,标志着CWT INT'L的海南自贸港业务平稳起航,逐渐步入高速发展期。

2023年8月,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CWT INT'L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拓展物流贸易等多领域的合作空间,实现互利共赢和高速发展。

2024年4月12日,CWT与海南省洋浦控股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就有关国际采购、大宗商品贸易、危险品仓库建设及儋州洋浦港配套物流项目等领域开展深入战略合作,共同探寻项目落地机会。作为2023年8月与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战略合作协议的深化,此举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并落实CWT在洋浦的业务拓展。

2024年5月15日-16日,CWT 主席王侃携新加坡集装箱堆场及物流协会、新加坡化工产业理事会、新加坡物流协会等领导一行赴洋浦经济开发区考察交流,表示将夯实与洋浦控股的实质性合作,探索产业园区运营领域的共创共赢,并通过新加坡各协会的影响力,
将新加坡产业资源导入儋州洋浦,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未来,CWT INT'L有望充分吸收海南自贸港的政策红利,如大宗商品贸易优厚政策、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关税政策等,同时发挥出海南自贸港连接中国内地与东南亚这两个全球活跃市场的节点优势,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另一方面,CWT INT'L持续深化在东南亚本土物流市场的布局。公司旗下位于新加坡西部的东南亚地区最大单一仓储设施——Mega Logistics Hub,仓储面积约22万㎡,自2021年起一直处于满租状态。近年来,公司在马来西亚的仓库建设也在不断推进。2022年8月,CWT INT'L与SH Cogent Logistics Pte. Ltd订立谅解备忘录,寻求在东南亚物流市场的可能合作机会。

作为新兴市场,东南亚的经济、贸易均处于高速增长期,然而整体物流效率却偏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因此,CWT INT'L在东南亚蓝海市场的深度布局,有望助力公司抢占市场份额,产生可观收益。

此外,为进一步拓展中东地区仓储物流业务,CWT INT'L于2023年10月与TOLL合作收购了中东迪拜仓库合资公司CWT-SML的股权,交易完成后,CWT INT'L对CWT-SML的间接持股比例由29%上升至45%。

CWT-SML是阿联酋物流界的领先企业,在阿联酋Jebel Ali自贸区及迪拜物流城内拥有五座分销中心、一座露天货场,实用面积超100万平方英尺。通过收购,CWT INT'L有望以点及面辐射整个中东地区的物流业务,以期创造更大价值。

2023年11月,CWT INT'L旗下Globelink收购位于英国的一家目标货运代理公司32.88%股权,将全资拥有该目标公司。

2024年1月,Globelink与卖方订立协议,收购位于西班牙的一家目标公司30%股权,持有目标公司86%的股权。

据了解,CWT INT'L仍在不时寻找和推进新的并购、出售或合作机遇,进一步优化集团的表现及业务规模,为股东创造更多收益和价值。

小结

在港股市场,优秀的标的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成长穿越熊市,还能在牛市迎接“戴维斯双击”。

此前,CWT INT'L受到宏观经济环境、股东破产、EDF案件巨额索赔等影响,估值深陷泥潭处于低位。所幸守得云开见月明,利空出尽叠加公司基本面向好、业务多元化、经营稳健连续四年盈利、海南自贸港布局取得重大进展等,CWT INT'L或将以高成长潜力开启掘金新周期。

展望未来,CWT INT'L正在以更清晰的商业模式、更突出的核心竞争力,多因素共振驱动公司收入开启多极增长,相关业绩潜力释放可期。综合来看,CWT INT'L复牌后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共振,中长期成长价值值得期待。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