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关于禁止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的倡议》,明确要求银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客户承诺或支付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的补息,限制“手工补息”也是今年4月金融数据“挤水分”的原因之一。本文将就“手工补息”的由来、操作模式以及限制“手工补息”的原因、意义和影响做简单分析。


“手工补息”是指在存款计付利息过程中因特殊性、差异性计息需求,在系统无法自动完成结息的前提下,采用专用补充计息进行手工计息处理。但在实际中,部分银行通过手工补息的方式,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指导上限,高息揽存,偏离了“手工补息”的本质用途。而导致的结果就是,虽然银行挂牌利率不断下调,但银行综合负债成本下降缓慢,同时也一定程度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


“手工补息”本身作为勘误工具,需要用到的业务领域和场景理应有限、规模也应该不大,但演变成高息揽存的工具后,相关参与主体就开发出多种依托“手工补息”的业务模式,银行理财、保险及保险资管视其为投资利器,银行则视其为便利的调节资产负债的工具。


1、企业参与“手工补息”的模式


企业参与“手工补息”本质上是银行高息揽存的需要,算是银行正常的业务范畴,但会增加银行的负债成本。随着业务发展,以及银行存贷规模压力增加,新的模式就演变出来了。首先,银行先给合作企业发放一笔贷款,利率为LPR-利差,然后企业又将这笔贷款存回银行,活期或定期,存款利率为指导利率+补息。通过这样操作,银行同时增加了贷款和存款,贷款一般体现为企业短贷,存款体现为M1和M2。如果补息空间足够的话,企业或可赚取利差。

2、银行理财、保险及保险资管参与“手工补息”的模式


对于银行理财特别是现金类理财产品、保险资金和现金类保险资管产品,手工补息后的存款具有期限灵活、规模大、安全性高、收益相对较高且没有估值波动的特征,是非常优质的投资品种。因此,在上述机构或账户资产组合中,有相当大比例是存款。对于银行而言,上述机构或账户的资金规模相对稳定,且体量较大,是较好的存款来源。

1、限制“手工补息”的原因


限制“手工补息”是因为目前的操作模式偏离了其本质用途且与当前的政策导向有冲突,首先是银行负债成本的问题,央行货币政策的目标在于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这需要银行不断压降息差水平,必然也需要银行不断降低综合负债成本以维持必要的息差水平,近几年来,银行不断下调存款利率使得综合负债成本有所下降,但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存却是与上述要求背道而驰的。


其次是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的问题,在企业参与“手工补息”模式中,企业与银行的一贷一存虽然同时增加了贷款和存款,但对部分企业而言,并未将资金用于实际经营,而仅是作为套利手段,资金只是在外面转了一圈又回到银行体系,无真实经营背景的贷款只是虚增了信贷数据,与高质量发展的导向冲突。


因此,限制“手工补息”即是当前政策环境的需要,也是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2、限制“手工补息”的影响


(1)金融数据“挤水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在上述两类操作模式中,贷款方面体现在企业短贷上,受限制“手工补息”影响,如果企业真实融资需求不强,部分时点的银行信贷增速可能就会受到一定影响。2024年4月份社融增速为负,与限制“手工补息”导致银行信贷冲量的操作空间受限有一定关系。同时也能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促使银行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和支持力度。后续这种影响还将持续,金融数据预将往合理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存款方面,企业和金融机构做存款主要集中在活期、协存和定存,限制“手工补息”后,上述业务模式或难以为继,存款面临短期快速下降的情况,2024年4月M1及M2增速显著下行就是受此影响,但存款下降或只是暂时的。


(2)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一直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金融领域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手工补息”明显与此违背,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下,诸如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等各种高息揽存的手段和工具均逐渐被限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广谱利率不断下行,银行净息差也面临不断下降的问题,因此,不管是从市场环境还是自身经营需要,在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理性定价、有序下调存款利率、降低综合负债成本才是当务之急。


(3)存款搬家、加剧非银机构欠配程度、流动性分层缓解


银行理财、保险及保险资管此前将存款作为投资品,“手工补息”受限后,存款性价比下降,被视为投资品的存款资金将被迫转向其他替代资产上,可替代资产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商业银行存单、短利率债、高等级信用债,另一类为理财和基金产品。


首先,由于存款短期快速流失,导致银行体系面临一定存款资金短缺压力,直接体现为银行体系在银行间市场的资金融出规模下降,使得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环境受到一定影响。同时,为缓解前述压力,银行会通过其他方式补充资金来源,作为首选的存单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出现一定程度供给压力。


其次,资金转向理财、基金产品或其他短久期资产后,短期内加剧了非银机构资产欠配程度,非银机构资金融出增加,部分对冲了银行少融出的影响,整体表现为银行间资金市场融出机构结构的变化,直接结果就是流动性分层现象大幅缓解,R-DR利差几乎消失。同时,非银机构增配短久期资产,也能部分对冲存单供给压力,短端利率债和信用债也会短期受益。


限制“手工补息”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需要,虽对金融数据有短期冲击,但应理性看待,限制“手工补息”的长远意义大于短期冲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银行综合负债成本等既是当务之急又是着眼未来的举措。同时,限制“手工补息”对债券市场也带来了一些结构上的变化,比如存款流向理财和基金、流动性分层缓解等,但整体上对资产和资金价格的影响可能较小,更多是对机构行为、市场结构的影响。



国信资管特别说明:本文所述内容仅为国信资管站在投资机构角度,根据调研时点所获信息分享的投研观点,所涉及的行业及相关内容仅用作描述客观情况或科普说明,不构成国信资管对具体行业、具体品类、具体标的的投资推荐和购买推荐,亦不构成对相关板块未来表现的承诺与保证。



 

本文作者

凌铃

国信证券资产管理总部固收投资经理,超10年固收投资管理经验(含8年证券公司及2年银行自营经验)



深耕债市,擅长自上而下投资,善于运用多资产多策略实现产品策略定位和目标。

风险提示

文中信息均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但本公司及其撰写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内容的客观、公正。文中的信息反映的是文章初次公开发布时的信息,发布后相关信息可能会发生变化,具体以相关业务规则或实际情况为准,无论是否出现最新信息、未来事件或其它情况,本公众号均无义务对已发布的文章进行更新或修改。

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仅代表投研人员或投研团队站在文章发布的当前时点对于近期市场考察得出的看法分享,不代表国信资管出具的投资建议,不代表国信资管发行的资管产品的持仓构成,资管产品的投资情况请以个体产品的实际投资运作为准;文中所提及的具体行业情况以及具体基金、股票等证券仅用于举例(如涉及),不构成投资者在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等方面的最终操作建议。

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不作为管理人/投资经理/投资策略及相关产品未来收益水平的保证,任何人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以及作者无关。购买资管产品时请详细阅读产品相关法律文件,并以之为准,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

第三方不得以商业目的对本文所载内容进行复制、转载,如需复制、转载的,应申请授权并注明来源,且不得对文中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本公司秉承公平竞争、合规经营、忠实勤勉和诚实守信的精神,不允许任何人员直接或者间接向他人输送不正当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欢迎对我们进行监督,携手共建廉洁社会,共享诚信价值!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