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全球制药企业第一季度的财报陆续出炉,诺和诺德以22%的同比业绩增长再次高居全球TOP3的位置。

这家近年来因减肥药“出圈”并在全球名声大噪的全球慢病管理巨头,在2023年刚刚度过了百岁生日。新的百年启程之际,也适逢诺和诺德扎根中国的第三十载。从1994年进入中国,到如今走过三十个春秋。这三十年里,诺和诺德在中国不断耕耘、播种,深耕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同时,加速迈向更多疾病领域,在这片土地上收获了累累硕果,更见证并推动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飞速发展。

正如论语所云,三十而立。

如今中国已经是诺和诺德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全球五大研发中心和战略生产基地所在地。对于诺和诺德来说,中国市场意味着什么?在迈入而立的2024年,E药经理人专访了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希望探寻这家百年巨头未来在中国的创新航向。

01

入华三十年,走好以患者为中心的每一步

一个多世纪以来,糖尿病患者亟待满足的医疗需求推动着治疗方案一次次变革:从挽救生命,到提升治疗体验,再到帮助患者综合管理疾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回顾过去三十年,在周霞萍看来,诺和诺德在中国的每一步,都是为了患者充满希望地迈出人生的下一步。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习惯以“五年”为一个周期。而作为诺和诺德大中国区掌舵人的周霞萍,也刚刚度过在诺和诺德的第一个五年。在执掌诺和诺德中国的第六个年头,回顾起自己“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情况,周霞萍是自豪的。

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

回忆起刚刚加入诺和诺德的场景,周霞萍告诉E药经理人,仅用了半年时间,大中国区管理团队便制定了名为“赢+2025”的中长期战略,旨在通过落实一系列植根中国、长期发展的举措,实现公司在2025年前的业务和市场目标,致力于成为糖尿病治疗领域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在糖尿病治疗领域,诺和诺德拥有超过百年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创新积淀。早在20世纪60年代,诺和诺德就将糖尿病药物带给中国患者。1994年,诺和诺德正式进入中国,开启全面布局的旅程,携手多方,共同应对糖尿病挑战。

近年来,随着全球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诺和诺德所处的糖尿病赛道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在中国,这一趋势尤为明显。伴随着中国人口快速老龄化和城市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逐渐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巨大的临床需求亟待满足。对于诺和诺德来说,这既是机会,也是责任。公司凭借其全球领先的治疗方案和深厚的研发实力,成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的佼佼者。

时至今日,诺和诺德拥有业界相当全面的糖尿病治疗产品线,并致力于将这些先进的产品引入中国。进入中国三十年来,诺和诺德践行承诺,研发和供应创新药物,并进行注射装置的更新迭代。

截至2024年5月,诺和诺德已经推动16款糖尿病药物和10款糖尿病注射装置在中国获批,持续为患者提供丰富的个体化治疗选择,满足患者多样治疗需求。

“创新药是我们的核心贡献。诺和诺德的每一次创新突破,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周霞萍告诉E药经理人,诺和诺德正在持续加速取得创新胰岛素、GLP-1RA类药物等产品的批准及同步研发。今年1月,诺和忻(司美格鲁肽片)正式在中国获批,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治疗。这是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口服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

在研发创新上“火力全开”,离不开基于“赢+2025”战略诞生的“中国同创”计划的加持。2020年启动的“中国同创”计划,意味着中国被纳入诺和诺德全球同步研发体系,与全球研发团队深入合作,推动实现新药同步研发的愿景。

中国也成为诺和诺德全球首个正式使用“战略合作中心”模式来推动临床试验开展的分部。截至2023年12月,诺和诺德临床研究战略合作中心已经拓展至16家医疗机构共34个专业科室。

2023年,“中国同创”项目迎来重要的里程碑——诺和诺德在中国递交了每周注射一次的依柯胰岛素的上市申请。这是诺和诺德首次在中国、欧盟与美国同步完成临床试验,同步递交新药上市申请。2024年3月,依柯胰岛素周制剂在瑞士和加拿大被获批用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治疗,随后于2024年5月获得了欧盟委员会(EC)的批准。

按照“中国同创”计划,预计在2025年之后,诺和诺德90%的全球创新药将在中国同步递交审批。

在投资方面,诺和诺德在过去数年内完成了多项至关重要的投资在中国的落地,随着2020年诺和诺德(上海)医药贸易有限公司、2022年诺和诺德(上海)投资有限公司相继成立,以及在天津实施的一系列举措,全产业链布局升级,形成了“双中心,三引擎”的战略布局。其在天津和上海的法律实体被政府认定为地区总部,形成“双中心”,而“三引擎”中的生产引擎位于天津,研发引擎位于北京,创新和贸易引擎位于上海。

新战略布局各引擎协同互促,更好地服务中国患者。今年3月,诺和诺德宣布将在天津投资约40亿元用于无菌制剂扩建项目,计划于2027年建设完成,将有望实现产能的进一步提升,支持未来更多创新药的本地化落地生产,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药品。

从愿景到现实,诺和诺德完整勾画出了其所讲述的中国故事的战略蓝图。如今,中国已经成为诺和诺德的全球第二大市场,这无疑是其在中国三十年奋斗的最好证明。

02

三十载再出发,诺和诺德的战略蓝图怎么画?

2024年是诺和诺德中国成立的30周年,“诺言必践、加速创新、扩大合作”是周霞萍眼中,处在而立之年的诺和诺德正在做的“难而正确”的事。

“在诺和诺德,我们常说‘诺言必践’。”周霞萍这样说道,这也是近期发布的《诺和诺德中国可持续发展白皮书2020-2023》中所强调的。诺和诺德始终秉持“三重底线”,践行财务、社会和环境责任。2023年,大中国区首个“循环零污染三年计划”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这不仅优化了公司自身的生产运营,更为推动绿色、低碳的中国建设贡献了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如今各项业务的高速发展,当年制定的“赢+2025”中长期计划达成在望。

而诺和诺德也发布了其“赢+2030”长期战略。通过推进这一战略,诺和诺德有望在未来十年内继续保持其在生物制药行业的领先地位,并依托丰富多元的创新产品线,提供更多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对于中国市场,周霞萍强调,诺和诺德还将继续深化全产业链布局,通过“双中心,三引擎”的战略布局,更好地服务中国患者。

展望未来,作为这家丹麦巨头的大中国区掌舵人,周霞萍也已经有了更广阔的愿景:将一如既往地为中国的慢性疾病患者提供优质的创新药,扩大药物可及性,继续携手为健康中国2030做出贡献,做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让更多的中国患者获益于诺和诺德的创新产品。

在研发创新方面,周霞萍谈到,我们希望把握机遇,扩大合作,逐步实现“三个愿望”,践行对中国患者的长期承诺:第一个是加速创新药引进,希望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创新合作,加速创新药物进入中国市场,并进入新的疾病领域。第二个是推动创新药在中国和全球实现同步获批,通过“中国同创”项目,让中国患者与全球患者同步获益于我们的创新成果。第三个是践行创新承诺,加强中国对全球创新研发的贡献。

为此,诺和诺德正在实现创新的“加速度”。得益于“中国同创”项目,诺和诺德的多个疾病领域的创新结果收获在望: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Wegovy(司美格鲁肽2.4mg注射液的境外商品名)已在国内递交上市申请并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期待尽早惠及中国肥胖症患者;长效重组凝血因子VIII—turoctocog alfa pegol也已在中国递交新药上市申请,有望尽快造福中国血友病A患者。

目前,借中国医药创新政策东风,诺和诺德“中国同创”也在持续提速扩容,以缩短全球创新药物在中国与国外的上市时差,并加速多疾病领域的临床试验步伐。在肥胖症、血友病、生长障碍以及其他严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阿尔茨海默病等多个新治疗领域,诺和诺德中国在准备或正在开展多项临床试验。

诺和诺德大中国区医药质量部企业副总裁张克洲表示:“在临床试验方面,诺和诺德中国已全面进入诺和诺德公司所有疾病领域。创新管线的扎实推进,进一步确保能在2025年前加速多款创新药在中国上市,全面实现新药同步研发,把创新药以最快速度带给患者。”

此外,自2019年,诺和诺德中国研发中心启动INNOVO开放创新平台以来,始终致力于加强与业界各类伙伴的合作,包括高校及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创业公司等,重点围绕早期创新想法,借助诺和诺德的行业经验与平台,帮助这些早期研发项目的推进。目前,诺和诺德中国研发中心已经对超过100个合作的机会进行了深入调研和讨论,对40个项目达成意向合作,涉及新型药物靶点以及药物递送(靶向)、基因编辑、细胞疗法、AI等革命性技术。

与此同时,诺和诺德中国研发中心还推出了星起点(EntreStar)、INNOVO Open Call等面向创业者与高校研究学者的合作模式。

在2023年,诺和诺德启动了中国数字化创新中心,帮助更多前沿技术落地;并宣布了数字化健康生态联盟的成立,与更多本土创新公司共创共享,打造中国定制、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健康解决方案。

三十年来,诺和诺德持续为中国的医疗事业贡献着智慧和力量。作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的领军者,诺和诺德发力创新并迭代治疗产品的同时,与多方紧密合作,助力诊疗水平提升,共同推动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公司聚焦基层,支持开展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项目,助力县域医院内分泌科室建设发展,促进实现糖尿病分级诊疗。

近年来,在肥胖预防和诊疗领域,国家在《健康中国行动》的多个专项防控行动中重点提及超重、肥胖,并开展了例如“健康城市 健康体重”,“健康体重 健康未来”等活动,不断推动肥胖的预防和诊疗,诺和诺德也积极参与其中。

从疾病管理的角度来看,诺和诺德的关注点,从为患者单纯的控制血糖,到全方位关怀;从治疗一种病,到全方位帮助一个患者。利用数字化手段更好地帮助患者进行疾病自我管理是诺和诺德近年来发力的重点之一。例如,打造数字化健康解决方案,推动慢病管理迈向“治管并重”;引入智能化的注射装置,以软硬件结合的创新方式,为患者带来更加便利的糖尿病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

事实上,在数字化时代到来之前,诺和诺德自上世纪90年代起,便已经专注于患者的疾病管理工作。早在1997年,诺和诺德便开通了“诺和关怀”患者服务热线,时至今日,依然陪伴着患者。不管时代如何演变,诺和关怀不变。27年过去,“诺和关怀”从热线电话走向了数字化,通过小程序、移动应用软件(APP)等方式,让糖尿病患者控糖变得更智能、更简单。

2017年时,诺和诺德携手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成立“改变糖尿病基金”,鼓励并支持糖尿病患者追求运动梦想,帮助他们提高疾病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成立7年来,从支持第一位患者榜样,到成立中国第一支由糖尿病患者组成的自行车队——“骑迹”车队,以及“社区领袖赋能计划”走向更多社区,健身走向“云端”,足迹已经遍布30多座城市,让“运动改变糖尿病”的理念深入人心。

借用这两个例子,周霞萍颇为动容地分享了在华三十年,诺和诺德“以患者为中心”的重要“第一步”。她谈到“我们将继续加速创新,扩大合作,造福更多患者,推动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出贡献。”

面向未来,随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持续升级和全球健康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诺和诺德等跨国药企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继续深化与中国市场的合作、推动创新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将成为诺和诺德等药企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回首过去三十年,诺和诺德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家丹麦生物制药巨头将继续在中国市场书写新的传奇,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