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弯道超车?


@新熵 原创 作者丨樱木  编辑丨伊页

音乐圈的 2021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一年,腾讯音乐上十大热歌全部被抖音神曲占领,成为当年业内最热议的现象趋势。

时隔3年,抖音神曲的影响力进一步加深。在丁太升拳打《歌手》,怒喷华语音乐被神曲侵害时,充斥着神曲的主流音乐平台业绩却不断提升。腾讯音乐一季报显示,净利润达1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5%。

而随着音乐市场的不断火热,曾经失落的巨头,也开始了全新的动作。日前,抖音集团旗下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申请注册“海绵音乐”“海绵”商标,国际分类为科学仪器、通讯服务,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

这是继TikTok Music、Resso 和汽水音乐之后,抖音再次布局音乐赛道。与此同时,5月字节跳动以数亿元金额收购知名开放式耳机品牌 Oladance,其对于音乐赛道的野心看来并不止于软件端。

资料显示,抖音对于音乐赛道的布局开始得很早。除了TikTok Music、Resso 和汽水音乐等流媒体应用之外,为了解决版权问题,字节跳动与环球音乐、索尼音乐和华纳音乐等主要音乐版权商建立了合作关系,获得了不少的音乐资源。2018年开始的“看见音乐计划”是抖音重点扶持原创音乐人的专项计划,自启动以来已连续举办六届。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王OK 、贰茉儿 EMO等歌手都曾参加过该计划。

但从结果来看,汽水音乐虽然未公布营收,但无论在独立性还是盈利能力上,存在感都较低。

抖音真正的动机或许出自于AI。

字节在AI硬件方向的探索,内部分为了两条产品线:一条产品线代号为“D线”,负责人为李浩乾,正是被收购的耳机品牌Oladance创始人。另一条产品线为O线,负责人也是字节曾收购公司的创始人,向集团技术副总裁洪定坤汇报。

其中,D线的重点将放在带有AI能力的可穿戴设备上,延续此前Oladance团队在耳机上的经验——李浩乾在创业前还曾经是知名耳机厂商BOSE的高管。

新音乐品牌的注册,以及重金投入耳机公司,音乐+AI硬件的配置成了外界对字节新动作的主要猜测方向。“海绵音乐”在商标国际分类为科学仪器、通讯服务,也成为有力的佐证。

通过AI硬件获取全新流量入口,拉动内容展现的新形式,无论是下一个AirPods 还是下一个腾讯音乐,抖音都非常值得下注。

从Pico开始,字节一直有一个硬件梦,但几经尝试下来都不太成功。此次能否在音乐领域弯道超车,前面的腾讯与网易云的态度不容小觑。在音乐市场,腾讯音乐与网易云已占领约90%的市场份额,而且两家公司都砸重金建立起了版权壁垒。从用户规模上来看,两者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海量的活跃用户,用户粘性较高,已然形成了网络效应和规模优势。

阿里旗下虾米音乐的关停就是竞争失败的案例。即便抖音拥有超级流量,但直接竞争硬碰硬也没有太多优势。但如果以智能硬件作为切口,叠加推荐算法与流量,改变音乐收听的形式,也许一个类似于当年乔布斯改造iPods式的创新指日可待。

总结来看,抖音对于音乐赛道的重新下注,不同于以往的竞争形式。这盘有关AI和硬件的音乐产业大棋正在缓缓启动,至于结果如何还需要拭目以待。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