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明姓名、公司、职务、部门,通过概率更大。

前几日,能源一号提及了目前部分光伏公司对员工放假3~16个月不等的现象。(文章链接:部分光伏厂因产业链价崩,员工放假3~16个月)

这背后的主因,还是企业订单减少、新建项目停产或者延期所导致的。

早在2023年,多家光伏企业披露项目停产、延期公告,甚至申请破产。自进入2024年以来,光伏产业龙头业绩也有下行趋势,主产业链和相关材料、设备等上市公司业绩走势变化较大,有的出现了亏损。

多个建设项目不再继续

从2023年开始,多家跨界进入新能源光伏的上市公司都分别宣布终止或延期投产。

6月,一家进入光伏的通信上市企业宣布:终止总投资为45亿元5GW的HJT电池项目。

8月,某园林企业终止4.69亿元光伏项目定增,撤回申请文件,不再继续推进事项。某光伏公司募集资金不超过20亿元,用于年产4.8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1.2GW组件生产线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现已终止定增。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某光伏上市公司的负债率高达103.12%,目前已面临资不抵债的危机。当年10月,某多晶硅公司决定,将曾定于2023年投产的包头10万吨多晶硅,延至24年第二季度。

当前,一家ST上市公司旗下生产的PERC型电池片已停产。据消息显示,单晶硅光伏电池片业务最近一年及一期收入占比分别为95.90%和61.53%。

而向日葵、山煤国际、日播时尚和Systovi也宣布部分光伏项目的停产。

如今年2月,向日葵公告称,受多种因素影响,决定终止10GW TOPCon电池片投资项目并同时注销项目公司。

法国知名太阳能光伏制造商Systovi近日公告,将正式关闭其在本土的制造业务。

自3月以来,Systovi一直积极寻找潜在的收购方,然而,遗憾的是,至今未能吸引到任何合适的买家。而且,其认为中国的太阳能组件销售对其业务产生了影响。

REC Silicon关闭位于北欧的两家多品硅工厂,CubicPV受到硅片价格的急剧下跌和建设成本的飙升的影响,也终止了项目。

终止一些计划投产的光伏项目,一个重要原因:源于现有光伏订单的不足导致的。

有的公司开了新的产线,发现没有订单了,只能原地解散新招募的员工、或者给员工长期放个假。

尽管部分一线组件大厂早在今年年初分别宣布,全年的订单已有50%以上基本无碍,但大部分应是来自欧美、亚非拉及中东市场,而非内卷严重的国内市场。

二三线公司特别是主要市场在国内的组件厂商,面临着新一轮的价格战和订单不饱和等问题。

国内方面,预计有70%以上的组件单是TOP10的组件厂商所获、因此即便未来几个月组件的需求量升高,订单不足的问题依然可能存在。

进一步看,有的组件厂商是自动放弃价格超低的订单的。去年年末,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就对能源一号透露,12月下旬的国内组件投标价已经低到离谱,以至于公司主动弃权投标。同样,去年某些时候,隆基公司某高管就称当时的组件价格,已跌破成本线。

产品售价方面,目前并没有任何大幅回弹的趋势,特别是大型国央企项目集采,价格回升的力度和速度都不快。

来自集邦新能源网的消息称,今年4月,共有约23.2GW N型TOPCon组件集采开标,投标价格在0.79-0.985元/W之间,投标均价为0.876元/W,与3月均价相比下滑1-2分/W。

值得注意的是,在4月大唐集团2024-2025年度13GW N型TOPCon组件集中采购中,共49家企业参与,投标单价0.79-0.93元/W,平均为0.852元/W,这是首次有企业在央国企组件招标中报出TOPCon组件含税运0.8元/W以下价格。

海外市场方面,二三线公司内部人士对能源一号表示,一些大厂还是在发货过去,但是否海外真的有经销商和代理商接单,其实也难说。因为先把货运到海外,可以直接作为财务数据来呈现,卖不卖得掉就再往后说了。

电池价格在本周报价过程中,持续下滑,对后市的判断,各方都鲜有乐观。

(PVinfolink)

不过受昨日国务院的重磅文件影响,今天光伏个股涨幅强劲。其中专门提及了多个对于节能减排的具体指标,有利于光伏公司在未来2年到3年左右时间提升业务景气度。

该文件为国务院发布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通知,提出:到2025年底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达39%。就在此前,预计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为20%,标明国家层面对于新能源发电量的目标再度进行了提升。

该文还规定,节能减排持续、推动分布式光伏: 到2025年底新建公共建筑、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50%,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8%,新建超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面积较23年增长2000万平以上。到2024年底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通道及配电网改造、大力发展微电网和虚拟电厂。

东吴证券对此表示,近期美国关税利空出尽,产业价格基本见底,目前引导供给侧优化、打击恶性竞争,需求侧降碳减排持续,行业底部拐点逐渐明朗。

(上图为推广位)

(上图为推广位)

能源一号独家,转载请联系后台,得到允许后使用。

想要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推送,请点文章下方的「星标+在看」!

星标只需3步超级简单:点击标题下面的「能源一号」字体 → 再点右上角「三个点」 → 选择「设为星标」或「置顶公众号」,like this 就OK啦↓

看完文章后,随手点一下「在看」,就能让更多人看到能源一号的文章啦。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