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乎复星国际在健康创新产业的潜力和极具投资想象空间,建议趁现水平买入该公司股票。

科技创新作为国家一以贯之的重要战略,随着近年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被推上新高度。而近二十年来,从药品“0自主创新”到国家鼓励药械创新政策频繁落地再到药企出海,中国创新药产业已步入发展快车道。自成立以来,复星国际(00656)不断加大对“创新”的投入,从创业伊始靠乙肝PCR试剂起步,创新已融入复星的企业基因,近年更是逐渐聚焦到利润占比更高、更有创新前景的生物医药上。

2023年,集团全年科创投入合计人民币(下同)74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14%。十余个科创中心覆盖多个行业领域,持续赋能新技术、新产品出现,这将为该集团日后在市场竞争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据悉,复星旗下子公司在大健康领域的投入和收获,已成为了其赋能创新科技落地的缩影:近年来,复星的创新战略持续进入收获期,多款新产品及新适应症获批上市。集团健康板块中,复星医药自主研发的多款创新药逐渐打开海外市场,旗下的复宏汉霖自主研发的明星产品H药汉斯状,攻克“治疗荒漠”,已获批多个适应症,并成为全球首个获批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药物。2023年,该产品达成销售收入约11.198亿元,同比增长230.2%。2023年,复宏汉霖更首次实现全年度盈利,实现营业收入约53.9亿元,同比增长67.8%。

近日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出席澳门BEYOND论坛时就提到其拥有的CAR-T平台,令癌症治愈变成可能。5月11日,复星医药合营企业复星凯特与澳门镜湖医院共建澳门首家奕凯达CAR-T细胞治疗中心正式启动,这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血液肿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奕凯达是中国首款获批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据复星凯特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全球已有1.3万例患者接受奕凯达治疗,在中国惠及超过600名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癌症是可以治愈的”,未来将会与复星大健康产业品牌划上等号,想起“治愈” ,就想起复星,为复星股价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作为复星国际四大核心子公司之一的复星医药也在加速创新投入,并积极探索更加灵活高效的轻资产运营模式。时至2024年,复星医药3月携手深圳市引导基金等其他七方投资人拟共同出资设立50亿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复星医药旗下复健资本通过深圳市公开遴选中标,独家管理该基金,未来以深厚的创新及产业运营能力和地方政府合作,持续在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领域加强创新产品、技术的研发和布局。这也被市场视为科技创新的“政企共赢”案例,值得投资者对复星国际的未来成长报以信心。

然而,截止最近一个交易日数据,复星医药市值为620亿人民币,超过控股公司复星国际362.84亿港币(折合334.36亿人民币)市值的近乎2倍,一方面这反映出复星医药在复星集团层面中的战略重要性和高度的成长预期,另一方面亦体现了在大健康领域深耕布局且拥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母企却并未享受到其应有的估值成长溢价。

随着复星国际推进“聚焦”战略,该集团将投放更多资源到核心业务主体,旗下各业务之间的关系变得更简单,协同作用也将越发明显,减少集团股价的折价程度,复星国际短期内将走出价值回归之路,观乎复星国际在健康创新产业的潜力和极具投资想象空间,建议趁现水平买入该公司股票。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