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继OKX,Gate,币安,新火,Kucoin撤回VASP牌照申请后,又有多家交易所即将在未来几天内退出香港舞台。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网络上充斥对香港监管的谴责,保护本地企业,行动迟缓等等。而笔者从知情人士了解到,行家对现状早有预期。大部分参与申牌者不会获得牌照。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有些交易所是真想来香港发展,但没有能及时符合监管要求。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未来无法获得牌照,此刻主动撤回牌照申请,未来仍有机会继续申请。另一类申请牌照的交易所很明显就是冲着申请牌照之后卖出考虑的。还有一类申请者基本就是尝试的心态,给我最好,不给我就当做广告了。

 

换位思考

如果你是批牌的监管者。你敢批牌照给那些不靠谱的人吗?你敢批给那些被罚款,每天都被警察调查的交易所吗?你这个月刚给他批了牌照,下个月他就把牌照卖了,让你重新审批新的股东和管理层,你愿意吗?监管者如果想升官,想香港稳定,一定是给那些长期主义者,实力强劲,值得信任的人。而不是那些靠投机倒把或者做擦边生意的人。

 

香港是一座法律法规完善的城市 ,政府这两年在虚拟资产领域抱着开放友好的监管态度,同时也关注到虚拟资产交易可能引发的风险,为保护投资者,对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的审查可谓非常严格,对于平台运营的复杂性和成本都有极高的要求,而高标准高要求更看出政府对于虚拟资产行业在香港长足健康发展的决心。

 

6月1日,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香港证监会就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不违反期间结束发表声明,其中明确指出,在香港营运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不违反期间,将于2024年6月1日结束。之后,已获证监会发牌,或被当作获发牌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才能在港营运,否则违法。同时,这一天也会公布一批名单。

 

为什么众多机构都在此刻集中撤回?

能拿到香港VASP牌照的,需要过硬的资质和实力。要知道,香港大部分法律原则均由法院判例积累而成。对于往绩“犯规记录”审查很严格。众多机构为什么纷纷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撤回申请?其实对于这些公司而言,自知很难达到完全合规,知难而退。与其被驳回,披露在停止经营名单上,不如主动体面退场,给彼此留有余地,日后仍可继续申请牌照。根据之前SFC惯例,如果某些交易所无法符合申请牌照条件,监管机会会主动劝其撤回申请,待准备好之后再重新申请。就好像一个员工,今年没有完成任务,或者年底了已经明显无法完成任务了。领导会来告诉你,你主动辞职吧,面子还在,至少你不是被裁员的。仍然可以再方便之后的面试和找工作。如果是离职推荐信上写的,因为业绩不达标被裁员,也会影响未来发展。有点像电影《寒战》中,警务处长被要求从警局主动辞职,而警局也保留了面子,而不是直接开除。

 

香港用户去哪了?

大部分转往往胜利证券,Hashkey和osl。

用户大可不必担心,平台都有关停流程,来申请牌照的交易所都是质量相对高的交易所。并且有监管的管理下,有序退出,不会偷挪用户资产。

 

结语:

香港政府对虚拟资产是不是重视?

香港政府这几年的发展,从只能合格投资人参与,到零售参与;从以太坊ETF和实物认购ETF获批;稳定币征询意见,OTC征询意见。香港政府,证监会,金管局是不是在积极做事?

 

这大概就像12年到15年的币圈一样,大部分都不觉得比特币是主流资产,就那些玩家,成不了气候。等过几年成气候的时候,牌桌上就只有那些玩家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