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的时候一碗牛肉面三块五,现在一碗牛肉面普遍都涨到三十五元,物价翻了十倍不止。小的时候对通胀没有概念,总听老人们说他们当年几毛钱能买到多少东西,现在切身体会了什么是通货膨胀。

温和的通货膨胀一般在2.5%到3%每年左右,也就是说随着物价上涨现在手上的现金在未来的购买力是在持续下降,而家庭资产配置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解决如何避免购买力下降,资产如何跑赢通胀的问题。

在抖音上刷到一对小夫妻靠一百万存款躺平的视频,每年靠4%左右的资产收入维持生活,初一看现在还能勉强维持生活,但是他们没有考虑通胀的问题,十年二十年后这一百万如果没有增值的话购买力肯定会下降,每年4%的资产收入肯定不能维持目前的生活。

所以想要躺平资产收入不能仅仅等于通胀水平,起码要高于通胀的一倍,也就是说一年起码要获得5%到6%的资产增值速度,这种增速不可能靠银行大额存单和理财来完成。

家庭资产配置说到资产是指家里面除去开销负债后剩下的这部分资产,资产我们如何配置,如何保值增值,如何跑赢通胀就是资产配置应该解决的问题。

具体说家庭资产配置前应该先理清家庭收入和支出情况,先要搞清楚家里面收入是靠工资收入为主还是资产收入为主,负债多少,一个月支出多少,收支能否达到平衡有没有剩余等等。比如年收入工资20w股息5w副业3w,房贷40w车贷10w每月还5400,每月支出3300。收入减去贷款和每月支出每年还有剩余,这部分资产就能用来资产配置。

其中家庭收入比重,要从工资收入转移到资产性收入,这是资产配置里面最重要的思维逻辑。资产性收入是指钱生钱的生意,比如投资股票收股息,投资实业赚利润,投资地产收房租,那些花时间赚钱的副业其本质还是打工不能作为资产性收入。为了增加资产开源比节流要好很多,开源等于扩表节流等于缩表,节流比开源要痛苦许多。

家庭支出中,加不加杠杆如何加杠杆后面单独开篇讨论,不过去杠杆一直是家庭资产配置里面逃不开的问题。

总之把家庭比作公司先把收入做到大于支出能开源就开源,有盈余才能开始配置,把外部盈利转为内生增长,保持杠杆健康和流动性,大致就是资产配置比较良性的状态。

$华宝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指数A(OTCFUND|501029)$

$创金合信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A(OTCFUND|005561)$

$工银纯债债券A(OTCFUND|000402)$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