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说价值投资都是扯淡。

一,美股的价投就是

周末的时候和几个朋友聊美股。美股虽然指数涨的高,但股票的市盈率中值并不高,很多还比A股低。所以,有很多人确实认同美股是价值投资。

但,这种就较低的市盈率是谁干出来的?恰恰到是大家认为的最不价投的量化。美股那边量化在成交里的占比是主流,大概占了70%。

最近价值投资者扎堆的股票,美股里最明显的就是2.7万亿美元市值的英伟达。大量的主观投资基金都扎堆在里面,号称买英伟达都是价值投资,而目前的架势,高低都得挑战一下全球第一市值的微软,试问这还是价值投资,还是疯狂投机?

二,A股谈价投还不够格

而在大A,此刻你如果还要说价值投资,肯定是没有与时俱进。如果放在2019-2023这几年,在A股谈价值投资还是可以的。而到2024年,新国九条出来之后,哪还有什么资格谈价投,老老实实先把活下去的事情做好,就已经不错了。

严格的减持规定,和上市规定,非常高的分红规定,试问上市公司继续保持上市,利益还有多大?如果一大批上市公司已经失去了继续挂牌的意义,所以你研究它会不会业绩反转还有多大意义?继续呆在A股继续应付各种严苛的监管,还有花大价钱来审计,高薪聘请证代董秘,即无壳价值也无运作价值更无减持条件的,你说上市公司自己会怎么选择?

谁要离开这个市场都没看明白的时候,谈价值投资,连基础都没有,哪里够格?

也正是这个原因,如今机构对于A股的参与,也是慎之又慎。但谨慎过了头,反而机构行为也就特别显著。

比如去年国家队核电投入加大,直接导致核电板块的相关股票,表现的就是非常强劲。这种强劲,很多时候并不是表现在股价上,而是即便遇到下跌,机构行为也非常积极。

对于「机构行为」积极的表现,我一般不看该股涨跌,也不看资金流进流出,因为那些都比较无序,今天上涨未必明天继续涨,今天资金流入,可能明天直接就流出了。所以我是直接量化「机构行为」。大级别上可以看到长时间的「机构行为」活跃。而小级别上,可以看到机构强力的回吐行为,说明细节上,机构在通过波动,尽力制造差价,降低成本。通常,这两种行为特征都具备了,就说明这里面的机构是很明显锐意进取的。

就比如久立特材,我们看下图,周级别上代表「机构行为」积极参与的橙色柱状就是持续不断。

同时,在日别上,只要一回落,不用几天时间,就能出现蓝色与红色并存的柱状,其中蓝色代表「空头回补」,而红色代表「做多主导」,即股价在短期下跌后,大量的空头开始回补,同时还伴随积极的做多行为。这就是「强力回补」的特征。

以上这只股票,此前一直就是长期有机构积极参与,并且一下跌就愿意强力回补,所以,虽然不显山露水,但总体表现超过95%的股票。


三,国大高优不能少

如果你买的一家私营公司,并且也算不上优秀,那么就要非常地小心,要有不得不买的理由才能适量投资,一旦出现不好的苗头,譬如大存大贷、现金流、应收账款、存货周转率等出现疑问时,就要格杀勿论,更别谈什么大股东占款和违规担保了。投资优秀的公司总会持续带来惊喜,买了包装好的烂公司总是步步惊心,每出一个问题,他们总是对投资者好言安抚,然后就会很容易相信,继续持有,直到第二个问题出现,然后继续好言安抚,这时股价已经越来越低,投资者也不想就此认输,选择继续相信,直到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问题不断出现。

相对而言,高层级的国资公司,其道德风险要较私营企业小很多很多,这也是“国大高优”组合中把“国”字摆在第一位的原因,不排除掉道德风险,其它一切都免谈!当然,如果是优质民企,另当别论。


四,周末的重要消息

1、 中指院:5月,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4870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70%,同比跌幅为5.80%。显然,在二手房价没有回升之前,居民对财富的预期还是会偏保守的。

2、 新华网:“6·18”网购节将至,京沪两地56家出版社联合声明抵制某电商图书大促一事引发关注。充分的市场竞争是必要的,这会倒逼各方提高商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准。但竞争应有序,无底线的“价格战”或只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役”。但道理谁都明白,还价格战打成这样,这是为什么?实在是僧多粥少,比谁先熬不过了,剩下的就活下来了

好了,这篇就写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