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抽空看了下5月底有道的媒体交流会的情况,说几点感受:

1.关于产品力

CEO周枫提到目前教育大模型的产品的细节,对交互响应时延要求是不能超过200ms,目前能做到300ms的响应时间。这个让我想起来Spotify老板之前产品上线的强迫症式的要求,对串流响应时延必须降低到200ms以下。网易系在产品力上还是比较靠谱,用户视角出发。

目前感受GPT-4o版本来看,已经非常流畅了;微软的Copilot有点拉胯,算力撤太多,有点了。子曰教育大模型从中文垂类语料方面,会有很大优势,包括后续小模型还有很多空间。

2.探索线下门店业务

感觉属于疫后反弹逻辑,教培大赛道离不开线下,子赛道线下需求也会不断释放。不过这块有道还是在探索当中,之前主要是机器人相关业务,商场见过比较多。

3.业务和模式变化

网易有道的核心几种商业模式,内容、广告、订阅、硬件。这里面我最看好的业务模式其实是订阅和广告,这个也是感受到网易有道业务模式开始往这方面转变,虽然这两块业务目前整体占比不算很大。

订阅这个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从YoY角度,营收的基数压力会小很多,是个滚雪球业务。从用户服务角度,无论哪种模式,最后回归本质就是服务,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讲究内容即服务。

现在大模型即服务,所以无论是翻译、小P老师还是Hi Echo本质都是这种服务,未来AI订阅服务会是核心跟踪的一个指标。Q1财报公布的AI订阅服务超过5000万,同比增长140%。

另外广告,属于高质 ToB业务AI+广告,Q1整个广告的收入4.9亿,同比增长126%,连续6个季度同比增长超过50%。我之前分析过网易有道的广告业务,主要做出海,谷歌这种每年国内出海广告的规模在100亿美金规模,国内广告主拿出20%预算做新渠道增长覆盖的话,是一个前景很大的市场。

4.关于QAnything

总算看到一个大模型企业把知识库这个高频、刚需的功能放在第一位了。这次媒体交流会用了很大的篇幅去介绍,年初发有道X20那次发布会最后的环节有提到过。

基于给定知识库创建Q&A,这应该是众多C端用户和企业用户最刚需的产品。我是已经开始用了,目前感觉很不错。说实话嫁接各个B端业务,知识库管理是大模型最容易也是最合适去重塑的,像文档集、问答集这种,都是最高频的场景。

以往知识库Q&A都是依靠大量人工,现在直接大模型搞定,直接给企业客户赋能,对B端企业来说属于刚需,而且现在做企业级服务智能体是目前比较一致的方向。官方介绍说QAnything已经服务了20多个不同行业的上百家客户,超过3万用户将其用于各自的业务领域。

$网易有道(NYSE|DAO)$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