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伴随疫情消散,酒店业复苏、重回扩张期。但别好了伤疤忘了痛,质量稳健远比规模速度更重要。


5月17日,华住集团发布2024年一季报:总收入约53亿元,同比增长17.8%。优于此前公布的指引上限。净利6.59亿元,同比下滑33.4%,环比下滑11.3%。经调整净利7.71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Legacy-Huazhu华住中国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18.1%,净利润8.33亿元。Legacy-DH德意志酒店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16.6%,净利亏损1.74亿元。


中国地区扛起盈利大旗、营收主力,发展势头喜人。然整体增收不增利的成绩单,似乎仍让市场有些忧虑。


5月18日起,华住集团港股连续五个交易日下跌。截至5月24日收盘价27.70港元,较5月17日的33.3港元累跌约15%。即便随后反弹,截止31日收于28.4港元,较17日仍有超10%的跌幅。市场在踌躇什么呢?


1

资产负债率超80%

德意志酒店连亏四年

“出海梦”好做么


公开资料显示,华住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酒店管理公司之一。国内运营禧玥、花间堂、桔子水晶、美仑、全季、桔子、汉庭等知名酒店,另有合作品牌诺富特、美爵等。


与增收不增利反差的是,华住集团扩张步伐凌厉。一季度新开业569家酒店,关闭酒店148家。截至一季度末在营酒店量达9817家,酒店客房数超95.56万间,待开业量3172家。其中,华住中国在营酒店量9684家,客房量超92.85万间。


此外,中国地区日均房价小幅上涨,达到280元同比增长1%;入住率77.2%,同比增加1.6个百分点。而德意志酒店日均房价104欧元,入住率55.8%,混合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58欧元。入住率不足,或是其亏损的原因之一。


公开信息显示,德意志酒店为德国第一大本土酒店集团,2019年11月,华住斥资7亿欧元,收购其100%股权。不想却买来一个“拖油瓶”:2020年净亏13.45亿元,2021年净亏损6.18亿元。2022年到2023年虽亏幅不断收窄,但仍未彻底摆脱亏损局面,连亏四年想来华住甘苦自知,“出海梦”好做么?


行业分析师孙业文表示,德意志酒店持续亏损,暴露出华住在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海外酒店运管能力方面仍有不足。同时,相比万豪、希尔顿等,德意志酒店自身影响力、知名度还显薄弱,未来如何提升是一个重点考题。尤其开放加盟管理与特许经营轻资产模式后,华住酒店规模快速扩张,需警惕盲目追逐速度,导致发展质量、稳健性受损。


不算多夸言。Wind数据显示,2019年—2023年,华住集团负债率分别为85.84%、82.45%、82.54%、84.69%、80.72%,负债率持续高位运行。相比之下,同业首旅酒店、锦江酒店2023年负债率仅55.34%、65.68%,均远低于华住集团。


2024年一季度,首旅酒店营收18.45亿元,同比增长11.47%,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49.83%。锦江酒店营收32.06亿元,同比增长6.77%;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45.78%。


面对竞品的强劲盈利增速,背负高资产负债率的华住集团该有什么反思呢?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2023年华住集团营收达到219亿新高、归母净利41亿元,同比增长324.3%。但2020-2022年公司经历了三年连亏,总亏额超44亿元。也基于此,2024年一季度虽经调整净利润7.71亿,同比增长101%,但净利润同比33.4%的下滑,还是让人犯些嘀咕,公司盈利稳健性咋样,改善回暖可持续不?


2

万店野望 资金链压力几何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华住中国覆盖全国1290个城市,同比增长158个城市,运营酒店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40%,同比提升了1%。


对于2024年运营战略,华住集团明确表示,将继续以汉庭、全季和桔子品牌为核心,加强低线城市和空白市场渗透,全年预计将新开设1800家以上酒店。


这意味着,在2022年、2023年万店规模落空后,2024年华住实现夙愿基本无悬念。


遥想2019年,华住世界大会上,华住集团创始人季琦抛出“万家灯”、“千城万店”目标,提出三年内实现万店规模。中国有2000多个县城,华住下步计划是把汉庭开到中国每个县城去。


得益于向三至五线城市加速下沉,华住集团规模化上实现了较大突破。截至2023年末,华住中国在营酒店中92%是经济型和中档品牌,新开店中90%是经济型和中档品牌。


追其原因,轻资产加盟模式是一个扩张利器。据界面新闻统计,从2013年到2023年,华住集团管理加盟酒店数从835家增至8526家,规模翻了10倍。相比之下,同期租赁及自有酒店仅从565家增至691家,10年仅增126家。


扩张成长性足够强劲,但也要注意资金稳健性、发展质量。


截至2023年末,华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总结余为69亿元,受限制现金7.64亿元。总债务及净现金余额分别为53亿元及24亿元。


而2024年一季报期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总结余为59亿元、受限制现金7.55亿元,总债务57亿元,净现金余额约9.55亿。


升降之间,资金链有无压力?上述扩容有无隐忧、能持续多久?


一季度业绩发布后,东吴证券指出,华住集团作为酒店业龙头,以品牌、流量、技术打造竞争壁垒,管理文化赋能业务发展,在疫情期间逆势扩张,市场格局显著向好。但基于最新财务数据,还是下调了华住集团盈利预测,2024—2026年归母净利为37.9亿元、41.0亿元、45.5亿元。


3

迎接消费新常态

投诉面面观 查漏补缺总没错


行业分析师王婷妍表示,轻资产加盟有利企业快速扩张、跑马圈地。但真正的规模效应除了体量还要有质量。相比自营,加盟对企业的品控风控力要求更高,伴随规模扩容、管理半径拉长,华住必须扎牢品质篱笆。一旦扩店过于激进,需警惕反噬反吞、业绩“虚胖”。


不算多苛言。以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为例,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假期日均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7亿次,超过2019年和2023年同期水平。


但火热的同时,市场也出现分化迹象。据去哪儿网数据,2024年热门城市的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30%,酒店平均价格却降低20%。随着酒店供给增加,“一房难求”的供需失衡已过去。同时,新一代消费观念变化也对酒店价格起到重要影响。不是酒店住不起,而是民宿更有性价比。


据途家民宿报告显示,“五一”期间民宿价格重庆下降12%、北京下降17%、福州下降22%,多个旅游城市五一期间的民宿价格与平日持平,部分热门城市均价甚至同比下降10%左右。


据钛媒体报道,2023年国内民宿迎来注册高峰期。截至2023年10月底,全国民宿相关企业数量共22.3万家。其中新注册的民宿企业量就达到7.6万家。


面对大量低价民宿分食、新生代消费观转变,连锁酒店想要保持竞争优势,“卷价格”出路不大,唯有加强服务品质,依靠迎合强体验强口碑、综合质价比、性价比这种新常态取胜。


浏览黑猫投诉,截止2024年5月31日,华住集团累计相关投诉4617条投诉,涉及霸王条款、不退款、床单不卫生、物品丢失等质疑。旗下主要连锁品牌如桔子酒店、汉庭、全季酒店等也不乏质量服务方面投诉。


如5月2日,平台过审投诉编号17372903160显示,一消费者称,自己入住华住集团旗下的漫心酒店,整理行李箱时发现物品遗失,分别为一瓶拉夫劳伦古龙水,以及一包厦门手作糖果品。疑似在此时间段内保洁阿姨未经同意进入果房间,并取走了床上物品。






如5月14日,平台过审编号投诉编号17373137222显示,一消费者称,自己在入住全季酒店过程中,在睡觉时候,有工作人员直接打开房门,当事人并没有主动呼叫客房服务,在未经当事人允许的情况下直接进来了。


再如5月20日,平台过审投诉编号17373255639显示,一消费者表示,本人入住汉庭酒店入门即有奇怪令人不舒服的味道,遂打开窗户以及通风设施。逐渐觉得头晕脑胀,进行了甲醛测试存在检测超标情况。


(以上投诉均已经过平台审核)


客观而言,身处快消赛道,用户千人千面,人人满意并不现实,上述投诉或有偏颇片面处。但别忘了,产品体验、用户口碑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毕竟市场高迭代、强竞争,不缺选择。所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作为全球最大酒店管理公司之一、坐拥众多知名高品质品牌,华住集团多些查漏补缺总没有错。


往期看,2018年8月,央视新闻曾报道,华住5亿条住客信息疑泄露,第三方安全平台威胁猎人对信息出售者提供的三万条数据进行验证,认为数据真实性非常高。


行业分析师王彦博表示,规模不是万能药,速度质量并举才是。当下,中国酒店业正经历从规模化向品质化成长的过渡期。从上述案例看,在产品质量、服务品质、安全度提升上,华住集团仍有一段路要走。


4

成长韧性、生态根基

说到更要做到


必须要有所改变了。


2023全年,中国大陆地区中档及以上品牌酒店签约量显著回升,总签约量达972家,同比增长66%,创下近五年来历史新高。


申万宏源曾在一份研报中测算:同样入住率情况下,中端酒店的营收规模能达到经济型的2-2.5倍。以万豪集团为例,2022年尽管同属“全球十大酒店集团”,其营收207.7亿美元,约等于10个华住、13个锦江、28个首旅。


2024年4月25日,作为国内中高端酒店,亚朵集团旗下亚朵酒店迎来全国在营的第1000家门店。


5月23日,亚朵集团发布2024年一季报:营收14.68亿元,同比增长89.7%;调整后净利2.61亿元,同比增长63.4%。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328元;日均房价430元;入住率达73.3%。截至3月31日注册会员数超7100万,同比增长86%。


体量仍有距离,咄咄增速却需引起华住的足够重视。超400元的日均房价、超7千万的会员数及86%增速,意味着市场对品质消费的大趋势没有变,这对持续下沉的华住集团应有所启发。剑指万店、如愿万店后,接下来这艘华住巨轮该驶向何方?


好在,华住集团也怀有市场敬畏,持续进化、提升服务水平,以适应消费变化。


比如基于汉庭成熟经验,一季度推出了全新版本你好酒店。其不仅为消费者提供审美上的更多选择,还通过服务场景再造,将轻养生、中式零食茶饮等增值服务融入酒店自助服务模块中,更符合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体验。


季琦亦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在运营和各种平台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以建立我们的整体韧性。随着华住在商业模式和产品方面的不断创新,我们可以应对不同的挑战,为投资者和整个生态系统创造可持续的高质量增长。”


字斟句酌,华住、季琦也有一颗居安思危、行稳致远之心。没错,经历了疫情黑天鹅洗礼,成长韧性、生态根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说到更要做到,如何规模质量并举、能否降负债提利润,拭目以待。


你入住过华住么,有哪些体验,不妨一起来评论区聊聊。


本文为首财原创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