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智科技一份再度亏损的年报引深交所问询。

2023年,光智科技实现营收10.11亿元,同比增长8.09%,其中,红外光学材料业务实现销售收入8.29亿元,同比增长12.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1亿元,同比下降111.49%,连续两年亏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14.69万元,同比增长1292.34%。

对此,问询函要求,结合行业环境、市场竞争格局、业务模式、销售模式、主要产品构成(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种类、价格、数量)等情况,说明红外光学材料销售收入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较大差异。

同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主营业务开展、同行业可比公司经营等情况,说明公司大额亏损的原因及合理性,亏损是否具有持续性,已采取和拟采取的措施(如有)。

2021年11月底,中飞股份证券简称变更为光智科技。2015年7月,光智科技登陆创业板,公司是从事红外光学器件、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可应用于人工智能、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医疗检测、高端科学仪器、大科学装置、户外夜视等领域。

红外光学材料业务是光智科技的主营业务之一。在问询函中,深交所要求公司列示近两年红外光学材料前十大客户的基本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客户名称、成立时间、注册资本、毛利率、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期后回款情况等,是否为新增客户,是否为终端客户,与公司、实际控制人、5%以上股东、董监高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可能造成利益倾斜的其他关系。

光智科技近5年业绩表现不佳,2019年和2022年,光智科技分别亏损1.12亿元、1.14亿元;2020年和2021年,光智科技归母净利润为2381.03万元、422.55万元,与亏损额相差甚远。

对于2023年亏损原因,光智科技表示主要在于红外光学业务后端产品的市场推广以及研发投入的增加。在2022年导致利润下降的原因中,光智科技也提到了“加大研发投入”。公司表示,主要由于公司红外光学项目建设升级,引进高端人才团队,管理人员人数大幅增长;公司为尽快突破产品技术以实现市场份额的扩大,加大了研发投入,扩充研发人员团队等。

2023年,光智科技研发费用为2.30亿元,同比增长111.69%。其中,直接投入费用为1.04亿元,同比增长137.49%;职工薪酬为8339.37万元,同比增长82.40%。

深交所要求,说明直接投入费用的具体构成,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与生产成本混同的情形;结合研发人员数量、认定标准、人均薪酬、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当地薪酬水平、人员薪酬构成等因素,说明职工薪酬变动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非研发人员从事研发活动、非研发人员薪酬计入研发费用的情形;说明在公司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大额投入研发的原因及合理性,相关研究成果在业务开展中的具体作用和体现。

此外,光智科技境外收入也引起深交所关注。

中新经纬注意到,国外业务上,2021年,公司国外业务占营收比重从2020年的26.25%升至31.65%,2022年进一步扩大到36.76%。除2023年外,毛利率则从2020年的37.94%降至2022年的25.10%。

2023年,光智科技实现境外收入3.2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31.80%,毛利率31.35%,较境内高18.88个百分点;向实际控制人控制的Vital Pure Metal Solutions GmbH销售收入为1861.62万元。

深交所要求,说明境外业务主要产品构成、主要销售地区、各地区主要销售对象、销售金额、毛利率、是否为终端客户、占境外收入的比例;结合境外业务和境内业务的销售产品类型、销售模式、定价依据、成本构成、同行业可比公司等情况,说明境外业务毛利率显著高于境内业务的原因及合理性;说明向Vital Pure Metal Solutions GmbH销售的具体情况等。

深交所还要求说明红外光学与激光器件产业项目和红外光学与辐射探测器项目的具体用途、开工时间、建设地点、建设及营运主体、资金来源、预计建设周期、当前建设进展、预计完工时间、建设进度是否与计划相匹配;列示红外光学与激光器件产业项目和红外光学与激光器件产业项目前五名供应商基本信息;说明未计提减值准备的原因及合理性等。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