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华为、阿里云、科大讯飞(42.240, 0.04, 0.09%)等企业纷纷公布大模型“出海”新进展,我国AI大模型加快“出海”。专家认为,从依靠劳动力优势生产的产品转向更高端的技术和服务输出,反映出国内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随着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日趋严格,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应充分了解海外地区相关法律,并积极探索本地化方案。

   本报记者 彭思雨

  “出海”热度攀升

  中国AI企业“出海”热度不断攀升。

  5月29日,华为面向北部非洲发布星河AI网络产品及解决方案,其中包括网络大模型应用Net Master。

  5月23日,阿里云宣布将在全球5个国家投资新建数据中心,分别位于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墨西哥,将重点布局AI基础设施。同时,阿里云AI技术将首次“出海”。阿里云宣布,大模型服务平台百炼国际版即将上线,提供一站式、全托管的大模型定制与应用服务;阿里云最新版基座模型通义千问2.5将通过百炼平台提供API。

  5月10日,科大讯飞新加坡办公室正式开业。早在2023年6月,科大讯飞就携讯飞星火大模型与C端智能硬件来到新加坡,抢占东南亚市场。2024年2月,科大讯飞在MWC 2024(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宣布,旗下生成式智慧驾驶舱、讯飞听见同传、讯飞智作、全屋智能语音面板等产品在海外市场落地,登陆沙特、阿联酋、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市场。

  2023年以来,随着国产AI大模型相继推出,国内大模型技术公司便马不停蹄拓展海外市场。

  2023年6月,阿里巴巴国际站发布AI外贸产品,覆盖智能商品发布、市场分析、视频聊天实时翻译等环节。

  2023年11月,华为云发布AI“出海”计划,将在海外节点陆续上线大模型全栈技术成果,帮助企业构筑大模型优势。在盘古大模型方面,华为云将在海外节点率先上线盘古自然语言、视觉、多模态、科学计算、预测等大模型能力。

  2023年11月,字节跳动首次在海外上线基于云雀大语言模型(现名为“豆包大模型”)创建的AI工具平台“ChitChop”,为用户提供200余种工作、生活场景智能机器人(10.190, -0.13, -1.26%)服务。截至2024年5月,字节跳动旗下子公司和团队面向海外陆续推出了7款基于AI的应用产品,包括AI工具平台ChitChop、AI互动剧情产品AnyDoor(原BagelBell)和AI教育类产品Gauth等。

  目前,百度面向海外市场推出了3款AI原生应用,分别为AI相机Meira、AI聊天SynClub和AI社交WiseAI。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