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自身免疫赛道成为了商业化端群雄逐鹿、研发端龙争虎斗的新高地。

撰文| 润屿

撰文| 顿河 芳晨

刚过去的5月,数笔大并购带来了一个极为关键的信号:药企“诸神之战”,已正式转移至了自免领域。

全球营收NO.1的强生“提刀”杀入,不到半个月时间狂掷152亿收购自免资产。渤健完成超10亿美元并购,目的在于用一个在肿瘤界必争的靶点CD38,去开发自免适应证。

2023年畅销药TOP10排位赛上,销售额排名前六的产品中,有一半来自自免领域,强生、赛诺菲与艾伯维之间暗流涌动。礼来等MNC正探索PD-1在自免领域的价值,CAR-T也开始拥抱自免赛道、“自免CAR-T第一股”已以较大募资规模登陆纳斯达克……

从MNC的明争暗逐,到资本的看好,自免已成为众兵家必争之地。而在这场大战中,最精彩的莫过于:艾伯维、赛诺菲、强生、诺华都在称自己为“自免一哥”。

到底谁是真正的“一哥”?“四强”纷纷把拿手好戏搬上了舞台。

“一哥”之辩

自免舞台,“四强”登场,率先开启了一场口头上的“博弈”。

刚刚先后以8.5亿美元现金和12.5亿美元收购了两家自免Biotech的强生,直接点燃导火索,称最新收购的自免产品与赛诺菲/再生元的度普利尤单抗,以及与艾伯维乌帕替尼比起来,或更具独特优势,且能治疗更多适应证。

赛诺菲、艾伯维表面淡定,但或许内心在想:你的自免业务只是曾经辉煌,但现在,请在自免板块收入上先打败我再说。

谈到自免领域收入,艾伯维率先会心一笑。即使药王修美乐专利到期,但2023年仍旧无人超越它在自免领域的吸金能力。艾伯维的“出战”语录是:请记住,我只培养冠军。曾经的修美乐可以统领一个时代,现在的Skyrizi(瑞莎珠单抗)和乌帕替尼,是绝对的种子选手。“自免一哥”非我莫属。

但听到艾伯维的这一番发言,赛诺菲不干了:别老药新药一起算,全球TNF-抑制剂整体销售已经疲软,度普利尤单抗才是自免新靶点核心药物中最畅销的。而且不是我骄傲,度普利尤单抗是我们推出的第一个免疫学药物,如此成绩,不配一个“一哥”头衔?

这时,在一角坐观竞争的诺华站了起来:能担“一哥”者,考验的是破冰的胆量和能力。司库奇尤单抗一路用“头对头”试验,PK掉了其他银屑病玩家。关键是,我还能在一度“冰封”的中国自免创新药市场,把这一产品卖到最好,让中国的自免赛道被点燃。前者修美乐没能做起来,而后续进入中国的自免新药复刻我的曲线。另外,我们的自免管线数量布局,也是数一数二的。

整体来看,艾伯维、强生、诺华、赛诺菲的强劲增长动力,均以自免药物为支撑,而四家MNC在自免领域各有优势。

但从自免业务收入、上市药物销售额、研发布局力度和丰富度、以及技术积累与积淀等各个细分维度来看,“自免一哥”在各自的语境里,早已称王。

难分伯仲

论当下自免业务整体收入,艾伯维还是妥妥的“一哥”。2023年,一款老药修美乐,加上“双子星”——乌帕替尼和Skyrizi,三个产品创造了260亿美元的营收。即使赛诺菲和诺华两者自免业务(按主要产品来算)合力对打还是打不过。

但论单个产品收入,最亮眼的不是艾伯维,反倒是赛诺菲。

赛诺菲IL-4R产品度普利尤单抗,是全球首个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的生物制剂。2023年,度普利尤单抗大卖115.57亿美元,在十大畅销药中排名第五。这款药的存在,首先证明了IL-4R单抗在中重度AD系统治疗靶向药中最具综合优势,无论是能覆盖的人群、2型炎症,还是安全性;再是凭一举之力奠定了赛诺菲在自免领域的地位。最关键的,这款药是新靶点自免药物中,目前最畅销的一款。

论积淀,强生是 “老大哥”。手握四张“王牌”的强生,其自免创新产品商业化之旅比艾伯维早了好几年。TNF-a抑制剂英夫利昔单抗是全球上市最早的两大自免产品之一,另外,还有百亿美元炸弹乌司奴单抗、Tremfya(古塞奇尤单抗)和Simponi(戈利木单抗)三大自免产品。2023年,尽管强生最大的产品亮点已转移至肿瘤领域,然而从营收贡献来看,自免仍是其第一大业务板块,总收入在180亿美元。

论自免领域研发战略布局最妥当、产品接力节奏最为紧密的,是诺华。

在全球,诺华司库奇尤单抗是销售额达50亿美元的重磅炸弹,在银屑病治疗领域,该产品通过一连串的“头对头”临床试验,PK掉了一众对手。海外多项头对头临床试验数据显示,IL-17 单抗产品司库奇尤单抗,优于辉瑞/安进的依那西普(TNF- 单抗)和强生乌司奴单抗(IL-12/23 单抗)。

目前,司库奇尤单抗治疗化脓性汗腺炎(HS)适应证在美国FDA及欧盟均已获批;重磅在研BTK抑制剂remibrutinib关于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在近日公布了积极数据,诺华打算自今年下半年开始向全球监管单位提交remibrutinib用于CSU的批准申请;在干燥综合征领域,诺华抗B细胞活化因子受体(BAFF-R)全人源单克隆抗体Ianalumab(VAY736)也是目前全球进展最快,且唯一进入临床III期的靶向BAFF-R抑制剂。

而论管线布局,“自免”标签最鲜明的,是艾伯维和赛诺菲。前者梦想囊获自免多个子赛道“大满贯”,后者紧握手里的自免王牌,正在筹谋一盘自免大棋。

但两者夯实自免领域实力的路径和阶段都不一样。

艾伯维继续坚持采用“爆款策略”,当修美乐遭遇专利悬崖危机时,已巧妙找到了接下来的高增长引擎:口服JAK1抑制剂乌帕替尼和IL-23单抗Skyrizi(瑞莎珠单抗),艾伯维预计两者2027年合计收入将达到270亿美元。尤其是Skyrizi,有望成为第二个百亿“药王”,自2019年全球首次获批之后,基本上以50%左右的年增长率迅速放量。两大产品的适应证布局与拓展之快,而且艾伯维对其进行了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等多个大适应证的“头对头”研究,并挑战成功。

赛诺菲尚且还在度普利尤单抗大单品“上分”时代。但2024年及未来,赛诺菲将聚焦于自免领域展开布局版图。

“一哥”之战背后

产品PK,市场之争,“一哥”之战背后,整个自免赛道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2023年,从所有畅销药营收来看,自免领域创新药的销售体量,已十分接近于肿瘤领域。但不论从患者规模、用药周期,还是从渗透率来讲,自免都还是一个等待被挖掘的超级蓝海赛道,有着广泛未被激活的市场需求,这一赛道几乎占据了所有能够诞生重磅炸弹药物的必备因素:患者基数大、生存期长、用药时间长,一个领域包含百余种不同疾病。

而且难得的是,尽管TNF-抑制剂一类自免药物销售增速集体趋缓,但近7年,以IL-23、IL-17、JAK、IL4/13 等新靶点重磅药物,其销售集体以高增长态势,展现出了自免赛道独特的“魅力”,且为中国的自免市场引入活力与生机。

典型如诺华的司库奇尤单抗。兴业证券显示,司库奇尤单抗在诺华的强力推动下,在国内2020年、2021年、2022年的销售额分别约5亿元、15亿元和45亿元,占据了国内银屑病生物制剂的主要市场份额,国内银屑患者对于IL-17单抗熟悉度最高。

而“自免四强”在激烈竞争过程中,其实机遇和危机并存,“青黄不接”等风险正倒逼他们通过并购、BD等方式,打造更多自免后备军和全新想象力,这再度为自免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刺激”。

强生是最典型的例子,作为业内“老大哥”,他同时面临着核心产品专利到期、FIC产品在遭遇“头对头”挑战后棋逢对手等问题。但在本月,强生已经在焦虑之下,彰显了大闯自免新路的决心。

2023年,强生自免板块业务占比有所下滑。英夫利昔单抗销售额降幅尤其严重;古赛奇尤单抗身处于IL-23抑制剂这一天花板自免赛道,但作为全球首款IL-23单抗药物,其在2023年增速放缓;乌司奴单抗终于突破百亿美元门槛,但其在美国的主要专利正式在2023年到期。

作为核心自免上市产品最丰富、积淀最深的MNC,强生有些急于找回自免高地。于是,2024年,强生的新突破口,定在了进军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和中重度哮喘治疗领域,同时,发挥其打造双抗产品的优势。

5月17日,强生收购自免双抗疗法公司 Proteologix,囊获一款靶向 IL-13 和 TSLP 的双抗,用于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和中重度哮喘,以及另一款靶向 IL-13 和 IL-22 的双抗产品,也用于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5 月 28 日,强生再度宣布收购另一家自免Biotech,后者的核心资产仍旧双抗药物,适应证同样面向特应性皮炎。

但双抗自免产品,能行吗?还需要最终验证。

另外,努力打造下一个“药王”的艾伯维,同样也有些焦虑。

艾伯维营收主要来源于五大疾病领域,但自免占据了绝对的收入大头。虽然Skyrizi和乌帕替尼大有修美乐接班者之势,但要实现自免“全满贯”,还得继续填补后备力量,同时坚守好爆款专利。

今年以来,艾伯维不止一次与免疫治疗公司达成合作,寻找FIC产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