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时间:2021-06-30---二次筛选条件:回撤小于30%,管理该基金的时间大于3年,收益越高越好。

2021-06-30统计

统计时间:2024-06-04

2024-06-04统计

从数据可以看出:

选择高收益低回撤的基金,89%变成投资杀手。投资者筛选到他们的时候,可能该基金业绩已经处于高点(可以看到筛选并买入后,他们的年化收益降低,回撤变大,妥妥的买在高点),此时购买,资金有腰斩风险,堪比电诈。表明选择稳健的基金经理不代表后面一直很稳健,89%的基金业绩会大变脸。

有30%的基金经理已经离职或者换人了,表明离职在基金经理之间非常常见,因此买入多个基金,分散投资很重要,即使其中一两个基金经理离职,也不会对投资组合造成太大影响。

剔除了离职或者卸任的基金经理后,发现所有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最大回撤超过了40%,仅离职的范妍的基金表现勉强维持。这表明要选到一支好的基金并不容易,除了寄希望于基金经理外,我们在整体市场比较便宜,或者主动基金回撤比较多时,进行分批买入,可以让我们避免大量的本金损失,降低回撤。

在选择基金时,不仅要关注历史业绩,还要经常跟踪和分析基金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控制能力。例如,何帅是一个典型的擅长控回撤的基金经理,但他的业绩在2023年出现了大幅变化。优秀的基金经理不是仅通过一轮牛熊市就能辨别出来的,需要持续观察和评估。对于管理时间短于一轮牛熊市的基金经理,应该慎重考虑将其加入重仓持有。

一旦购买基金后,就需要密切关注其表现。如果发现最大回撤超出预期的30%,甚至达到35%的极限,就应该考虑采取行动。这时候,可以考虑退出该基金,并将资金转移到另一支同类型但回撤控制更好的基金上,及时的反应可以帮助我们减小损失。定期审视基金的表现并采取必要的调整才能保障组合长期健康的运作。


简单点说:买入稳健的基金大概率不稳健,高收益低回撤的基金业绩变脸是大概率的,高达80%+,另外基金经理还容易跑路。所以我们的持有的基金大于6个是很有必要的,买入基金后,还要定时【半年一次】审视基金,一旦超过风险阈值,直接切换到回撤控制更好的基金。除了寄希望于基金经理外,我们也能控制一定的风险,为了避免回撤过大,再好的基金也要在市场低估或者主动基金回撤比较多时再买入。


$交银优势行业混合(OTCFUND|519697)$$中邮新思路灵活配置混合(OTCFUND|001224)$$泓德优选成长混合(OTCFUND|001256)$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