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风电行业的飞速发展,逐渐呈现出风电机组大型化、塔筒超高化、塔型多样化的趋势,在这样的行业变化下,如何写好“守护生命安全”这一答卷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要想解好这道题,我们需要站在“大安全”的角度来考虑,首先要搞清楚,影响登高作业安全的因素都有哪些?我们可以按照“环境、设备、人”来划分出以下因素:登高频次、登高作业时长、登高作业劳动强度、登高作业环境、登高设备安全性、人员安全防护措施、作业人员安全意识、登高人员健康状态等。这些因素相互牵制,彼此影响,有机结合,共同构成完整的安全链路。

在风力发电行业,风机大型化是获取更多风能的手段之一,客观上来讲,登高作业必然伴随着安全风险,换个角度来说,没有登高作业就没有了登高作业风险。在当前情境下,若无法做到完全规避,竭力降低登高作业的频次,以及在特定环境下的作业时长,就成为我们有效降低登高作业风险的重要手段

以风电登高作业为例,假设现在需要3人登塔维护,塔高100米,乘坐设备的运行速度为18米/分钟,若使用单人升降设备,共需升降10次,耗时约50分钟;若使用三人升降设备,仅需升降2次,耗时约10分钟,登高频次降低80%,登高效率提升80%,塔内作业总时长也大幅降低。

同样的,在风场建设项目期,会有约20人需要徒手攀爬登塔进行螺栓、电缆的安装及设备调试工作,而中际联合齿轮齿条式升降机在风机每一段塔筒吊装完毕后就可以乘坐登塔作业,额定载荷可达到480公斤,可4人同时乘坐,运行速度为36米/分钟(为传统升降机的2倍),大大提升了在建期效率,登高作业的安全性也就随之大幅提升了。

在风电登高设备发展的历程中,从徒手攀爬到助爬器,从助爬器到免爬器,从单人升降设备到多人升降设备,大家看到的更多是效率的提升,而在这背后,蕴藏着我们对于安全的深度考量

中际联合成立于2005年,一直专注于高空安全作业领域。公司品牌“3S”,取自英文单词“Safe”、“Simple”和“Specialized”,分别代表着“使用安全”、“操作简单”和“制造专业”。我们始终将“守护生命安全”视为首要任务,致力于保障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更好地服务于从事艰苦事业的人们。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