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链又有新的看头了?

伴随2022年开始全球消费电子产业逐渐由高位下滑进入衰退期,彼时刚刚进入果链的舜宇光学(02382.HK)与产业周期同向共振,市值也开始由最高位一路回调超80%至今。

而眼下,AI技术的加速商业化、以及加速渗透之下,整个手机等移动端侧迎来新的换机驱动逻辑,作为智能化路线中必不可少的零部件——光学器件全球最大供应商,舜宇光学同样迎来新的增长驱动逻辑。

与此同时,消息面上,今年端午苹果将在召开WWDC大会上,重点聚焦AI,发布iOS 18及macOS 15新系统。

受此预期影响,6月3日港股开盘后,舜宇光学维持高位小幅波动,截至当日11时,其涨幅达4.66%,报23.379股/港元。

与产业、市场双周期共振,但舜宇光学整体弱于大盘

拉长时间维度发现,舜宇光学自今年年初至4月,其股价再次延续2022年初至今的走势,持续波动下滑,并在4月24日创下近6年来新低,截至此日,年内其股价腰斩超50%。

与之相比,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最大跌幅约20.1%,并自2月初,随着上市公司财报季的带来,就开始有了触底反弹的迹象。

可见,这期间舜宇光学虽然与指数是接近共振,但整体弱于大盘。

而原因,一方面仍需回归基本面,尤其是要追溯当时有所提振但依旧疲软的消费电子终端需求。

首先,众所周知,自2021年之后,全球手机消费市场就开始“登高”下滑,截至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年度出货量11.7亿部(IDC数据),创下了10年来出货量最低。

而舜宇光学,按收入结构划分,其产品收入来源涵盖手机、汽车、安防、AR/VR等多元化领域,但其中手机板块仍是其支柱性收入板块。

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其手机镜头出货量为1.07亿件,环比下降9.2%,但同比增长近五成。其实,自2023H2以来舜宇光学的手机相关产品月度销量就在持续逐步回升,11月其手机镜头出货量就同比增近三成。

这与2023年第四季度,国内智能手机两年多首次实现销量季度增长的趋势同步。

然而,尽管其手机板块的销量数据看似阶段性大为改善,2023年其营收总额却再次同比下滑4.57%(降速相比2022年度的改善了6.9个百分点),这已经是自2021年开始的第三个营收下滑的年度了。

与此同时,其营业净利润也由2021年的14.98%、下降至2022年的8.2%、2023年的4.22%,再次砍半下降。

以上可见,2023年舜宇光学的经营仍旧处于探底期中。不过实际上,其营业利润的下降趋势或许在之后能伴随手机等消费电子终端回暖有所改善,但即使改善也不会有太多的空间。

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该行业上下游头部厂商的竞争都相对焦灼,因此很难拉开太大的距离;二是AI驱动的更高阶智能手机换机潮,预计大概率会将更多的成本聚焦在算力、芯片、模型等核心领域,进而将会压榨其他非核心零部件的成本。

其次,苹果公司供应链的去中国化趋势,以及国内市场手机端的“去苹果化”,对此前备受市场追捧的果链供应商们形成巨大冲击。2021年驱动舜宇光学一路飙升至最高股价257.65港元/股,市值一度超2800亿港元的一大重要原因,即其成功被加入苹果产业链中。

然而,随着“果链”光环在国内的逐渐失效,其市场对其估值开始回归理性,一路下调至今,尽管其仍在AR/VR、手机端与苹果合作。

事实上,这一光环的失效也是具备差异和层次化的。从此前苹果CEO库克来华与相关企业见面会谈的倾向就可以看出,其对于常规供应商则是去中国化,但同时又重点与比亚迪电子、长盈精密等三家企业面谈。可见“果链”的光环强弱是存在区别的。

因而,不同时点基于不同预期空间下的市场情绪差异则是舜宇光学表现弱于大盘、弱于比亚迪电子等硬件供应商的另一原因了。

利空出尽,舜宇光学流露企稳迹象

不过,自今年4月下旬,相关机构披露海内外手机市场的最新季度销量数据之后,部分企业迅速完成阶段性触底,并开始新一轮反弹,如比亚迪电子、瑞声科技等硬件供应商。

相比之下,舜宇光学的这一轮反弹尚未开启,但其股价已开始企稳。自4月24日触底之后至今,其股价区间涨幅已达28%。

并且按照影响股价走势的三大核心因素:行业前景、企业基本面、以及市场情绪面等因素综合来看,其企稳反弹预期仍在持续酝酿之中。

行业层面,据 Counterpoint最新研究,2024年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2.969亿部,同比增长6%;全球智能手机收入则增长7%,创历史新高。基于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创下的近十年新低情况,可预见此次手机端侧的行业低谷期大概率已确定,并已出现上修趋势。

而其中中国市场增速更是远高于全球市场,预计修复状态越趋明显。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4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8.8%,1-4月累计出货量增长12.3%。

公司层面上,考虑到舜宇光学整体业绩在2023年创下近5年来新低,叠加行业复苏趋势大致明显,同时截至2024Q1其业绩又迎来连续三季度的同比修复,可见其最大利空或正在加速出清。

同时,根据其今年前4月的销量数据来看,多个产品线增长可期。尤其是其车载镜头领域的光学零件出货量,得益于其在国内新能源品牌汽车中市占率的提升,1-4月分别依次同比增长31.2%、-1.5%、17.0%、15.1%。

除此之外,同期其核心的手机端产品也在2023年同期的低基数上得到持续修复。而考虑到苹果手机今年以来在国内开展的降级策略带来其4月在中国市场销量大增,据悉其已在“6 18”活动中展开了一轮“史诗级大降价”,预计将继续对舜宇光学等供应商的销量产生较大积极作用。

图源:舜宇光学月度销量披露公告

至于市场情绪面,进入2024年之后,中国资本市场中中概股、港股、A股齐齐走强,其中港股市场自4月中旬开始更是技术性走强,同时人民币汇率也实现回升。基于此,外媒陆续唱多中国资本市场,包括瑞银、美林美银等多家外资机构等上调中国股票市场的评级至超配,并明确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看好。其中,高盛唱多中国股市,预测乐观情况下中国上市企业估值提升可能高达40%。

可见,目前国内资本市场的情绪面正是积极时刻,尤其是南下资金、以及外资均持续流入的低估值港股市场。

舜宇光学“右侧行情”的核心:“AI+手机”能否“叫好又叫座”

然而,正如前部分所述,对于舜宇光学来说,即便市场以及其基本面均已经触底,如果缺乏新的、强有力的增长动力,那么行业常规性的触底反弹可能不足以吸引市场给予其更高的估值。

因此,舜宇光学的'右侧行情'关键在于能否基于新的预期来驱动。放在当下,这个新的驱动逻辑很可能就是各大厂商正在押注的“AI+手机”概念,它或将激起一轮“叫好又叫座”的换机新需求。

一方面,这一轮“AI+手机”概念,其实放大来看是一场涉及整个消费电子领域的“AI+端侧”变革,因此,这轮换机新逻辑,非同于此前未戳到消费者“痛处”的物联网、5G等技术变迁下的换机需求。并且这轮“AI+端侧”换机周期的开端已然临近,市场一触即发。

先是AI PC产业在上游芯片、算力、大模型等核心技术企业的驱动下,整个产业链已进入蓄势代发商业化阶段。再是手机端,自三星首款AI手机爆火之后,包括国内的华为、OPPO、魅族、小米、Vivo,以及海外的苹果等都纷纷宣布围绕AI技术推进智能手机革新,并陆续发布搭载AI功能的新品。

尤其是,苹果即将在6月11日召开的WWDC全球开发者大会,有很大可能性加速这场AI+手机的商业化进程。

对此,国金证券、国联证券纷纷指出,今年下半年AI手机、AIPC将迎来众多新机发布,三季度有望迎来需求旺季,中长期来看,AI有望给消费电子赋能,带来新的换机周期,最终促进消费电子终端销量重回增长轨道。

另一方面,光学元器件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经济等新兴信息技术的“眼睛”,将是这一轮AI产品的技术迭代周期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舜宇光学作为手机端侧光学器件的龙头企业,必将受惠于此。

对此,麦格理发布的报告指,英伟达引领进行的这场新产业革命中,港股内容包括舜宇光学科技、瑞声、ASMPT、比亚迪电子、联想及小米等将是AI主题受惠股,并将这些企业均评级为“跑赢大市”。

至于舜宇光学仍旧相对“犹豫”股价,可以考虑两点原因:一是由于市面上仍缺乏真正意义上的“AI+端侧”爆款,以及一些相对确定的数据来佐证此次AI驱动的换机逻辑能成立,导致市场仍旧处于观望状态;二是按照产业的收益传导逻辑来看,舜宇光学并非率先受益的环节。

截至6月3日收盘,其股价当日涨幅回落至2.33%,而6月4日开盘后其股价再次高开低走,当日午后再度翻红走强。整体预计随着该产业的新逻辑愈发确定,身处较合理估值区间的舜宇光学或能获得估值增值。

来源:港股研究社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