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今年的结构性机会怎么看?

目前,随着国家房地产政策大转向,大家对宏观经济的认知逐渐转暖,我认为地产会持续加码,叠加7月三中全会的预期,市场情绪或者风险偏好会慢慢地恢复。

指数已经搭完台,后面会是一个比较大的结构性机会,也就是个股“唱戏”的阶段。疫情解封以后到去年的春节前市场对经济增长复出预期带来的市场指数上涨,春节后指数震荡变成了大的结构性行情。我认为现阶段可能会类比到去年的春节前后的阶段,前期是宏观经济情况带来的大的指数修复式增长告一段落,后期风险偏好将带来结构性的投资机会。

前几个月,很多投资者在红利品种里抱团取暖。我认为接下来会有些分化,向前两年受损的行业转移,比如说最近地产顺周期链的上涨,后续可能会出现顺周期和科技一起上涨的情况。其中,核心因素在于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

另外,梳理一季报后发现,电子和通讯行业的部分公司业绩表现超出我的预期。去年,我提到四季度消费电子库存周期见底,今年一季度,很多上市公司的表现印证了这一点。

我认为业绩超预期的情况可能会继续出现,现在风险偏好提升的时间和维度或许在七八月份之前。

 

Q2:产品的配置思路将如何?

维持科技+消费的组合策略为主配置思路。

从我管理产品一季报的持仓可以看到,我在三月末配置了黄金、白银和铜等资产。

三月底,我认为四月的科技成长板块有调整,到四月下旬我认为调整基本结束,所以将防守板块全部切换到了以成长为主的进攻板块

产品方面,我目前有五个产品,基本都聚焦在科技+消费上面。科技板块,以消费电子和AI相关的为主,计算机和传媒板块也是以AI应用为主。消费板块,我以顺着CPI上涨的逻辑的线条为主。

金鹰红利价值混合和金鹰中小盘精选混合除了消费外,还有低估值的红利品种,红利科技板块比重会低一点,消费的比重会高一点。

金鹰核心资源混合成长比重会略大些。

金鹰科技创新股票因为产品合同规定,所以消费的比例很低。

金鹰科技致远混合是纯科技,集中度会较高。

 

Q3:科技股的投资机会怎么看?

我认为,当前消费电子行业正处于兼具成长和周期底部向上的双重因素影响之中。从周期角度来看,前段时间由于美国制裁使消费电子的新品缺失,导致国内换机率下降,加上智能机渗透率达到一定顶峰,都使得消费电子行业进入周期底部。但随着5G、AI手机等新技术的渗透率提升,将带动消费电子的换机需求增加。同时,折叠屏、AI、三维立体的多摄像头、3D等新功能的推出,也将提升单机价值,从而带动行业进入上升周期。

总体来说,我认为今年是消费电子行业从低谷向上走的第一年,仍有大量的成长机会。这一方面是由于传统消费电子产品进入周期底部向上,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苹果、谷歌、Meta等科技巨头纷纷推出AR/VR头显、智能眼镜等新兴消费电子产品,以及可穿戴设备市场持续增长。同时,消费电子厂商向汽车电子领域的渗透,是未来两三年相关公司大量投资机会的出现,所以消费电子目前依然是我重点关注的板块。

除了消费电子,我还重点关注AI应用相关公司,特别是那些在计算机和传媒里在传统应用中布局比较深,并积极对接大型AI模型的公司,他们做出一些相关产品,帮助公司或者客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我已经看到了很多公司有相关的产品出来,而且部分公司的效果还不错,所以AI应用也许会是未来两三年重点投资的方向。

 

Q4:您对红利风格的资产怎么看?

红利品种从去年开始已经比较强,尤其是今年一月份出现中小市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大家今年的红利品种的关注度特别高。我认为,红利品种本质上代表的是对市场没有太大信心的情况下的防御。同时,可能有很多的产业资本在资产荒,尤其国内利率下行,无风险收益下行的情况下去寻找一些相对高收益的资产。随着红利资产股价的上涨,很多股票的股息率出现了一定折扣,因此吸引力可能会下滑。长期看,国内无风险收益率下行,红利资产依然有投资价值,但是从相对性价比上讲,我更看好以成长股或消费股为代表的弹性空间大的行业和资产。

 

Q5:您对有色金属怎么看?

我从去年开始比较关注并且配置了黄金,在今年二三月也对金、银、铜做了加仓,在4月下旬,我又进行了减仓。在4月份,我观察到金价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同时出现上涨,这种情况通常意味着,金价、银价的上涨不再单纯源自美联储降息的预期,而更多反映了地缘政治因素的不确定性。同时,这种价格上涨的幅度已经趋于阶段性的过热,我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减仓。我也在观察,如果9月美联储再次降息,中间会否出现较好的交易机会。铜受国内国外的需求拉动叠加,海外整体的供给受限,从中长期看机会都挺大的,但阶段性涨得太多。

 

Q6:为什么会选择科技和消费?

科技方面,我认为科技在未来三五年都有机会,但每一波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现阶段科技也跌到了低位,如果AI接下来是一条必由之路的话,现在的位置是性价比很高的时间点

消费方面,跌了很长时间,经济有了增长的预温和复苏的预期后,经济的改善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消费信心的增长,我并不认为地产会回到过去20年的状态,更多的是房价下跌、预期流转后的资产价格修复。未来大家一定会更多地花费在消费,而不是房地产投资上面,所以我认为消费跌到现在这个位置的相对性价比比较高。

 

 

 $金鹰科技创新股票A(OTCFUND|001167)$

$金鹰红利价值混合A(OTCFUND|210002)$

$金鹰核心资源混合A(OTCFUND|210009)$


风险提示:数据来源于wind,由金鹰基金整理,本资料所使用的数据仅供参考,引用的观点、分析预测仅代表投研人员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基金过往持仓不代表现在持仓,也不代表未来持仓预测,不作为投资建议。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基金管理人应当在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中明确揭示,基金可根据投资策略需要或不同配置地市场环境的变化,选择将部分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或选择不将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基金资产并非必然投资港股。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注册或核准,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