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财经网 经典之所以流芳,是因它的典范属性,能够给外界带来持续的标杆效应。

放在建筑身上,经典的作品,不只是为消费者建造了一个舒适的居所,更是对提升人们生活幸福感起到了提升的效果,进而在城市发展更新的过程中,成了拉动者,而不是顺应者。

按照这个定义,很多房地产项目,似乎仅仅只是一栋栋建筑。

但是,华润置地的橡树湾显然并非如此。

从2005年清河橡树湾的正式启动算起,19年时间,它将橡树湾打造成了京城购房者心中的一个超级IP——买橡树湾的房子,拥有的不只是高质量房子本身,还有肉眼可见的各种配套资源,以及精神层面与高知识阶层同居的归属感。

而现今,华润置地正在将橡树湾的成功经验,不断迭代在西红门这片土地上,以期创造出新的作品。

大盘运营的深耕者

在房地产行业巨变的当下,小盘、单盘项目正在成为京城市场的主流,这背后体现的逻辑是资金投入小,周转快,低风险。而体量大、打磨周期长的大盘项目,似乎正因为庞大资金占用带来的高风险,被业内选择性的放弃。

然而,经典产品的诞生,往往是小盘项目所不能及的。只有愿意为客户慢下来,牺牲时间与成本,投入到对城市、土地、产品的细致打磨上,这样的产品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成为引领时代的经典。

在西红门橡树湾打造上,显然选择了这样一条慢路。

2021年,华润置地北京联合中铁置业,开启了对西红门的深耕之路,近40万平方米的超大盘住区规划,让曾经的区域,换骨为一座人文生活大城。

放眼当下的整个北京,当下建筑体量超过30万方大城规划,在四环区域,似乎仅此一家。

3年来,凭借对土地的深度研判,华润置地、中铁置业以及兴创三家开发商联合先后拿下西红门东4个地块,形成了现今橡树湾旗下的红橡润园、兴橡润园、兴橡文园三个子项目。

这背后,是三个开发商对一个区域价值预判能力的体现,而另一方面,通过区域深耕,凭借强大的产品兑现能力以及城市运营理念,最终有足够实力来重塑区域价值。

以西红门1号组团为例。总面积约125万方,采用“先规划后开发模式”,即统一规划、复合开发、综合运营,来塑造复合型人文住区。整个组团涵盖12块住宅用地,以及教育、商业、养老、卫生服务、公园绿地等多元用地,在全维度提升人居体验之际,更践行着“职住平衡”的区域发展观。

区域融进大城

事实上,通过对西红门的持续深耕,华润置地在“城市运营者”理念的支撑下,将区域大城与整个北京城市的融合。

得益于地铁4号线的规划,西红门橡树湾在连接海淀中关村、西城金融街等几大重点产业区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而西红门橡树湾东侧19号线(南延线政府招标完成),则是北京含金量非常高的城市地铁线路,建成后从规划的西红门东站可快速抵达丽泽商务区,约20分钟可达金融街,半个小时可到北三环。可以说两条地铁线贯通北京南北,且串联多个商业圈,无障碍打通了城市发展通道。

此外,根据西红门1号地组团的规划,未来的居住相关配套也正在陆续完善。2023年黄城根小学大兴校区已经完成揭牌仪式,北京四中签约进驻,其中黄城根小学是北京最早的著名小学之一,师资力量雄厚,它的到来,对于辅助区域学位扩展,推动西红门乃至大兴区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商业方面,西红门拥有亚洲大型购物中心——北京荟聚,同时有宜家家居、山姆会员店的重磅加持,让区域的商业成熟度跃居城市前列。而随着政府南城计划的逐步推进,西红门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居住聚集的热门板块。

整个西红门橡树湾的协同开发中,也能看到三大开发商的思考,不单有满足生活所需的沿街特色商铺,还特别规划了三大功能会所,满足更多生活所需,由此迭新大城生活的新突破。

传承与创新

从清河橡树湾,到西红门橡树湾,华润置地正在做的是传承经典的同时,又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创新。

在西红门橡树湾身上,华润置地将其“时光系”的人文基因,再一次进行延续和迭代。

在这里,历久弥新的红砖风格外立面,斯坦福大学风格的连廊以及宽大的草坪等等橡树湾专属风格,又一次得到了延续;而时光大门、静谧水院、橡树长廊、大树学园、等多维场景地升级,则是橡树湾新的迭代。

在最新的橡树湾文园身上,以15F南北小高层为主,局部为多层洋房,主力户型为规划尺度舒适的精装三居、四居产品,建面约129㎡、149㎡四室两卫、169㎡四室三卫。

据悉,其中建面约149㎡户型作为市场上流行的四叶草格局,面宽约4.8米超大客厅、阔敞落地窗、带飘窗双卧朝南,打开了四居舒适产品的新标准。建面约129㎡四居,做了经典的LDK+X格局。面宽尺度约4.3米,大落地窗,室内相当亮堂,聚合式收纳解决了行李箱等大件收纳难题。

户型方面,西红门橡树湾都极为方正,面宽进深比近乎达到1:1,增强了通透感和格局的均衡。大户型客厅落地窗+南向卧室飘窗,采光效果绝佳,拓展面积丰富,带来超强的获得感,提升了项目的性价比。

作为北京四环新生代人文大城,西红门橡树湾承载的,不只是与城市发展同步共频,也是与区域的升级相互赋能。


温馨提示:本文著作权,归房财经所有;转载、摘录请注明出处。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