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一纸公告,正式拉开了新一轮地方国企重组的序幕。公告显示,该公司决定将上海市国资委持有的100%股权无偿划入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此举的划款基准日定为2023年12月31日。无独有偶,同日,郑州粮食集团有限公司的党委书记、董事长孙彩霞也在其署名文章中透露,粮食集团将进行重组整合,向郑州农业发展集团转型。

这两个案例仅仅是今年以来地方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日趋活跃的冰山一角。据《证券日报》记者引用同花顺iFinD数据的统计,截至6月4日,今年A股市场已有258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发起了高达327起并购事件,其中地方国企参与的并购事件竟达到了243起,占比高达74.3%。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涉及“重大资产收购/出让/置换”的10起并购事件中,地方国企均有所参与。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地方国企如此积极地参与并购重组呢?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为我们揭示了答案。他指出,这主要得益于三方面的驱动力:一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要求,推动国企围绕优化资源配置进行深化改革,并稳步实施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二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促使地方国企加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整合创新资源以提升创新能力;三是宏观经济复苏的稳固基础,改善了企业发展预期,从而激发了企业的并购重组意愿。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周代数也对此表示了肯定。他认为,国有企业的重组整合无论是对企业自身还是对整个国家层面的高质量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这不仅可以更加高效地配置国有资本资源,减少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还能进一步优化国资治理结构,提升国有资本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更重要的是,重组后的企业将更有能力集中资源攻克技术难关,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的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支撑。

事实上,“并购重组”已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增强服务国家战略能力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集聚优势资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宏志在最近的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现场推进会上明确提出,要灵活运用并购重组等方式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周代数看来,并购重组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快速提升在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还能迅速获取目标市场的资源和市场份额。而刘兴国则进一步强调,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中,抢占先机至关重要。通过并购重组快速形成产业龙头企业,将有助于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因此,预计未来地方国企将进一步加快并购重组的步伐,以推动经济和产业的持续升级。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