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加入“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外媒:石油贸易朝着减少美元结算又迈出一步
路透社5日报道称,沙特加入了由国际清算银行和中国牵头成立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跨境试验项目: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mBridge)。沙特中央银行5日也发布声明宣布这一消息,称将成为全面参与mBridge MVP(最简可行产品)平台的成员。路透社称,这可能是全球石油贸易朝着减少美元结算迈出的又一步。

沙特中央银行 资料图 图源:外媒
公开报道显示,mBridge项目前身是香港与泰国合作开展的Inthanon-LionRock项目。随着中国人民银行、阿联酋中央银行以及国际清算银行的加入,该项目改名为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即mBridge。2022年,项目邀请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多国央行作为项目观察员,目前该项目已有26个观察员。今年6月5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mBridge项目已进入MVP阶段。香港金管局解释称,在这个阶段,通过早期试用,开发者将持续收集使用反馈,在正式投产前不断提升产品的功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此前撰文指出,数字货币桥是一个全新系统,点对点交易,不需要第三方中介。央行之间使用数字货币交易,货币本身并不过桥,仅做记账。交易本身非常准确,且比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更快,几分钟就能确认交易。
路透社说,全球约135个国家和货币联盟正在探索CBDC,但它们使用的新技术使得货币的跨境流动既具有技术挑战性,又具有政治敏感性。美国大西洋理事会负责全球CBDC追踪的利普斯基说,“最先进的跨境CBDC项目刚刚加入了一个二十国集团(G20)的主要经济体,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这意味着未来一年里,你可以期待看到交易平台上美元以外的大宗商品结算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国和沙特之间已经在进行这样的交易,但现在有了新技术的支持。”中东新闻网站“Al-Monitor”6日称,海湾国家对未来货币形式的兴趣日益浓厚,与此同时,全球多国也在努力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沙特加入mBridge项目将对中阿石油贸易结算便利最大化提供重要的探索,日后双方将不需要再兑换美元,从而避免了汇率波动所带来的市场风险。宗良认为,货币本身是中性的,但现在经常被个别国家用作经济制裁的手段,mBridge项目客观上将为各国规避风险、维护金融独立提供一种新的选择。但宗良也强调,mBridge项目本身是顺应技术不断发展,满足国际贸易结算新需求而出现的,没有地缘政治上的针对性。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